回到宫里,萧宴宁灌了姜茶,又泡了个热水澡。

他想,自己要好好养身体,要不然边关有个什么事,他可能会错过。

大概是姜茶喝得及时,萧宴宁吹了这么久的冷风并没有生病。

萧宴宁心想,这是一个好兆头。

大军前行时,京城也不太平。

最近朝堂上太子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据说在朝堂上频频走神。

一次两次皇帝还忍了,次数多了,皇帝难免要问缘由,太子便说未曾休息好,皇帝道:“若身体不适,便召太医,莫要自己强撑着。”

太子应下。

萧宴宁听到消息第一反应是不是头疾引起的。

这种事他肯定不能去打听,只能慢慢收拢消息。

慢慢的萧宴宁打听到,太子妃有孕期间,太子一直很宠一位李姓江南美人。据说人跟水做的一样,说话也柔声细语,很得太子喜欢,被封选侍。

这么多年太子后院一直很祥和,太子妃宽容大度,其他人以太子妃为尊,彼此相安无事。

近来太子妃入宫给皇后请安时,面色不佳。皇后心中有疑惑,派人前去东宫查证时,得知那李选侍行为举止大胆有引诱太子沉溺享乐之意。皇后盛怒,便连续数日派人前去惩李选侍。

太子心情郁结,加上受头疾影响,连续多日未曾睡好,所以才会在朝堂上频频走神。

听到这个消息,萧宴宁叹了口气,只能躺下摆烂。

要是别的事,还能问问。

这有关后院之事,除了太子自己谁也说不上话。

这娶妻太多也不是好事,指不定哪天后院就起火了。身在这个年代,他那些个哥哥们,除了安王,其他人的后院都很热闹。只是有人压的住,有人压不住。

东宫此时突然起风波,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第82章 082

安王率领大军离京两个多月就到了年底。

京城是远离战火之地,永远都那么热闹、繁华。一年到头,老百姓在冬日难得有几分休闲的时间,每逢新年,心情都同以往不一样,充满了等待、期盼。

为了来年有个好兆头,每家每户脸上都挂着笑意,以最大的诚意准备着年货。

宫外的老百姓和以往一样都在努力过个好年,走亲访友,热热闹闹团团圆圆。

相比之下,宫里则是一切从简。

皇帝在除夕夜同两宫太后、各宫妃嫔和皇子公主们吃了顿团圆饭,期间没有丝竹管弦声。这个年,皇帝因挂念西疆战事心不在焉,为了表面上的和谐,大家偶然举杯相庆,互相说着吉祥话,一场团圆宴很快就结束了。

这两年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太子代替皇帝祭祖,这次皇帝亲自前去祭祖,他表情慎重且诚恳,心里祈求着老祖宗保佑安王这一仗能顺利收回青州。

打仗并不是随口说出去的一句空话,往往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撑得住。

兵马、粮草、人心缺一不可。

当年大齐三面遭敌,形势万分严峻,朝堂内外压力重重,青州城久攻不下。皇帝想继续打,然而粮草供不上,边关死伤无数,还需要抽调青年壮汉前去服兵役。

大多数人未接受训练,上了战场只能是白白送死。

最后大齐弃青州而不顾。

从此青州成了皇帝的心上疤,表面结痂,里面却一直还在流血。

如今这一仗,东海和南疆那边无异动,只需威慑无需动武,所有供需紧着西疆而去。

皇帝自然希望这一仗能尽快结束。

战乱结束的早,伤亡就少,代价就小。

皇帝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西疆那边,有关战况的折子都是由专人直接送到宫里。

打仗也不是说大军到了就能立刻上战场,还需要做一番准备、部署。就算到了战场,从将军到队兵都有必胜的信念,可双方交战时也不一定能够确保自己这一方就能够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