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笑着说:“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呢。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那个淡而现成。”说着就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给香菱。我们知道,汉诗是有承续的。“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字化出来的。’”香菱真是个好学生,有灵慧之气,一点就通。

宝玉大笑说:“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我觉得这真是一堂精彩的研修课。宝玉鼓励香菱大胆写,说写出来的肯定是好诗。创作技巧的东西了解到一定程度就够了,美术系学生一直在那边画石膏像,画十年还画不完,一定有问题。因为技巧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是要创作的,只有创作,才能展现你生命的状态。其实书法也是如此,所以老师一方面让你练九宫格,可同时也要你读帖。要读苏东坡的,要读赵孟 的。“读帖”是为了有一天你写出的字跟他们都不一样,因为那是从生命的深处写出的字。我想这个部分是最难的。

探春也笑着和香菱说:“明儿我补一个东道来,请你入社。”香菱就有一点不好意思,说:“姑娘何苦打趣我们,我不过羡慕,才学着玩罢了。”探春和黛玉都笑了,说:“谁不是玩?难道我们是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我觉得能这么想,很了不起,所谓“诗”就是你生命中的感触,就是写着玩的。如果你在名片上印上诗人,感觉就会怪怪的。

宝玉说:“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跟黛玉忙问:“这是真话么?”宝玉还挺得意,笑道:“说谎的是那架上的鹦哥儿。”黛玉、探春说:“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出去。”过去有一个禁忌,就是女性写的文字,是不能外传的,觉得有伤风雅。

宝玉说:“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怎有人知道呢?”宝玉的观点一向非常女性主义。不过古代大家闺秀的文字,我们知道的真不多,最著名的就是南宋的李清照。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非常欣赏李清照。正因为有赵明诚这样的丈夫,李清照的文字才得以外传。李清照跟赵明诚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夫妻,而那个恩爱绝对不是我们世俗眼光里的郎才女貌。他们有共同的追求,他们一起写诗,一起收藏金石古董。赵明诚下了班,两个人就去古董铺,因为薪水不够,东西买不起,就想办法去借钱把那个东西买回来。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金石古董现在不买,将来就没有了。所以买来以后赶快抄,就想让它可以流存,这就集成了《金石录》。后来金兵南侵,就在李清照南渡避乱的时候,大批金石书画沿途散落,赵明诚也“绝笔而终”。那个时候她写了《金石录后序》,甚至字字血泪,你能感觉出一个女性一生跟她的丈夫共同追求的梦想,她却眼看着它散掉的那种心痛。因为她没有办法保留这些东西,我想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少有的真正动人的一对夫妻。

在宋元之际,还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性,她就是赵孟 的太太管仲姬,画画得极好,也流传了下来。她们大概是中国文学史和美术史上,凤毛麟角的两位才华被赏识的女性。我相信历史上有才华的女性绝对不止这两个人,只可惜大部分女性的才华都不敢表露,笔墨都没有流传下来,因为她们觉得那样做会伤害丈夫。

他们正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因为惜春在画大观园图,很多地方需要宝玉帮忙。“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换出杜诗来,又央告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等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她说自己回去试着,胡乱写写。黛玉说:“昨夜月景甚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就作他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十四”是韵牌的序列号,就是押“寒”韵。过去一些文人写诗,对韵的要求很严,不仅规定押什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