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跟她问好,她勉强赔笑,就是因为她心里有事,很着急,只好敷衍一下。所以《红楼梦》中每句话,都是很讲究的。宝钗一听,大概也就明白了平儿的意思,就说我正要叫她去呢。平儿又补充了一句:“你且不必往我们家去,二爷病了在家里呢。”香菱于是答应着走了。
平儿看到香菱走了,才拉着宝钗悄声说道:“姑娘可听见我们家的新闻了?”宝钗说:“我没听见新闻。因连日打发我哥哥出门,所以你们这里的事,一概不知道,连姊妹们这两日也没有见。”宝钗遇到这种事,常常都是推得一干二净,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不晓得宝钗到底知不知情,即使她知道,也会说不知道。平儿笑着说:“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说:“早起恍惚听见一句,也信不真。”
宝钗的回答很有趣,刚才不是说完全不知道吗?现在又说我好像听人家讲了一句,可不确定是真是假。然后又问:“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就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贾雨村再次做官,就是靠了贾政的推荐。
平儿对这个贾雨村非常反感,先是忍不住骂了几句,骂完之后,就开始跟宝钗讲这件事的经过:“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你知道古代的文人手上流行拿一把扇子,有的是象牙骨的、有的是鸡翅木的、有的是玉屏竹的,其实就是在攀比,就像现在比名牌差不多。我觉得人没有自信的时候,常常要比的就是这些东西。
“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得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这种收藏古董的人多少都有一点呆,就是喜欢那个扇子喜欢得不得了。“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了,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的真迹,回来告诉老爷。”这个贾琏也有些没脑子,还不知道人家卖不卖,就先告诉了他父亲贾赦。
“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银子。偏那石呆子说:‘就算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办法,天天骂二爷。已经许他五百两了,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子,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也许大家会看到,这些官家子弟,像贾赦,我不觉得他有心要害别人。可是因为在权力跟财势的高峰,想要的东西周围的人会想尽办法帮你弄到,你也不知道周边的人会做什么事。其实真正在做这件伤天害理事情的人是贾雨村,因为只有依靠贾家的权势跟社会地位,他才能够坐稳他的官,于是他想尽办法去奉承。所以在古代常常会告诫子弟,不要玩物丧志,我想这里面其实是某一种警告。我相信《红楼梦》要讲的东西并不是贾赦个人喜不喜欢扇子的问题。其实扇子真的是小事,可是它里面牵连到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曹雪芹这个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忏悔,因为他才了解到在他们家族声势浩大的时刻,也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未必是他们自己要做的,而是旁边的人“帮”着做的。
透过这件事,你也可以看到当时官场的黑暗,为了几把扇子,可以玩弄国法到这个程度:把人搞死,家产充公。所以过去常说,珍贵的古物其实是惹祸的。大家可能看过一出戏,叫《一捧雪》。“一捧雪”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玉杯,明朝嘉靖年间,官员莫怀古藏着这个玉杯。他的朋友为了谋取私利,竟恩将仇报,奉迎权贵严嵩、严世蕃父子,献计谋夺此杯,最后使得莫氏弃官逃走,隐姓埋名。所以很多书香世家,会千叮咛万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要收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