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受委屈的弱者,要别人同情她、帮助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都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凤姐哭着说:“我才家去换衣裳,不妨琏二爷在家和人说话,我只当是有客来了,唬得我不敢进去。在窗户外头听了一听,原来是和鲍二家的商议,说我利害,要拿毒药给我吃了治死我,把平儿扶了正。我原气了,又不敢和他吵,原打了平儿两下,问他为什么要害我。他臊了,就要杀我。”你看王熙凤的反应有多快,在那样的情况下,马上就编出了另一套说辞。那个所谓原告的语言里其实有很多隐藏,她把自己的行为修饰过了。
好,法官就判案了:“贾母等听了,都信以为真,说:‘这还了得!快拿了那下流种子来!’一语未完,只见贾琏拿着剑赶来,后面许多人跟着。”相比之下,贾琏果然是个笨蛋,所有人看到他真的是要杀太太,可刚才王熙凤打过很多人都没有被别人看到。他仗着贾母素日疼爱他们这些孙子,所以就“逞强闹了来”。邢夫人是贾琏的母亲,气得赶忙拦住他,骂道:“这下流种子!你越发反了,老太太还在这里呢!”母亲常常会觉得没有把孩子教养好,她要负责。贾琏就有一点借酒撒疯,乜斜着眼说:“都是老太太惯的他,他才这样,连我也骂起来了!”
“邢夫人气的夺下剑来,只管喝道:‘快出去!’”其实贾琏也就是吓唬一下,他未必真敢杀人,所以他母亲一抢,就把他手里的剑夺过来了。他平时也只会做些小坏事,什么赌钱、嫖妓之类的,你说要真让他做狠事,其实他也做不出来。所以这里面真正狠的是王熙凤,最后是她把尤二姐逼到了自杀。“那贾琏只管撒娇撒痴,涎言涎语的还只乱说。”你看,还在借酒装傻,胡言乱语。贾母气得说:“我知道你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叫人把他老子叫来,看他去不去!”俗话说“严父慈母”,做母亲的没办法了,就只能找老子来了。而且贾琏的父亲贾赦,对待儿子一向很粗暴,所以贾琏平时就很怕他。“贾琏听见这话,方趔趄着脚儿出去了。”我们今天也形容好像要摔倒的样子为“趔趄”。因为喝了酒,有些站不稳,“赌气也不往家去,便往外书房来”。所以那个形象也很有趣,就是一个不成材的少爷那种装疯卖傻的样子。
贾琏走了,“这里邢夫人、王夫人也说凤姐儿”,意思是有什么大不了的,闹成这样多难看,你自己心里也不痛快。注意一下这里面的层次:当着贾琏的面,要为凤姐撑腰;可贾琏走了以后,就要说凤姐了。贾母也笑着:“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样。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从这话里,你大概也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女性对自己角色的认同。“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这句话特别有趣,就是哪个人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过来的呢?丈夫在外面偷点腥、偷点荤别当成大惊小怪的事。你忽然觉得,贾母一生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可年轻时估计也经历过这种事情。所以《红楼梦》在不经意中,透露出很多消息。
然后贾母就跟王夫人她们开起了凤姐的玩笑:“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这个话你仔细琢磨一下,很有趣,说凤姐吃完了酒又吃醋,“说的众人都笑了”。这里面就显出贾母的智慧,可以用轻松的语气把大事化成了小事。我们现在常常说这个人爱吃醋,其实是有妒忌的意思,其中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房夫人出于嫉妒,就横加干涉。太宗无奈之下,只得让这个妒妇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二选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她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浓醋。
今天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是用贾母的圆融去处理呢,还是会像王熙凤哭天抢地闹开来?我不知道,我相信见仁见智。可是老人家圆融、智慧,也就是说她看多了,看多了以后她了解人性,她也觉得这些事情好像不应该用闹大的方式处理,而是用开玩笑的缓和方法就解决了。贾母然后又安慰她:“你放心,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