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看到这种老人家之间的语言,其实没有什么富不富贵或贫不贫贱的问题,她们就是共同在面对生命最后的岁月。富贵的晚年跟贫贱的晚年,好像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到底贾母是圆满,还是刘姥姥才是圆满,我想今天这个问题也可以打一个大问号。我常在想,是希望自己的晚年像贾母那样躺着,很多人帮你捶腿,还是像刘姥姥一样健步如飞到处乱跑,这其实就是我们到底在人生里羡慕什么、向往什么的问题。

贾母跟刘姥姥讲了很多,刘姥姥也都领会了,然后跟贾母说:“谁知城里的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大家都不明白她在讲什么,就问她:“怎么雀儿变俊了,会说话?”刘姥姥说:“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的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她说的其实是八哥,她形容八哥是乌鸦长出了凤头。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

“一时,只见丫头们来请用点心。贾母道:‘吃了两杯酒,也就不饿了。也罢,就拿了这里来,大伙儿随便吃些。’”丫环们听说,走去抬了两张高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是两样蒸食:一样是藕粉桂糖糕”,在藕粉里加了桂花和糖做成的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就是加了松子和鹅油做出来的面食。“那盒内是两样炸的,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这个有点像我们今天的虾饺。贾母问是什么馅的,婆子们回说是螃蟹馅的。贾母皱了一下眉头说:“这会子腻腻的,谁吃这个!”再看另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贾母也不喜欢吃。

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好或绝对不好的。对于刘姥姥来讲,螃蟹馅的饺子,大概她一辈子听都没听过,她觉得是山珍海味。可对贾母来讲,她皱了一下眉头,觉得这个时候谁要吃这个,太腻。

再来看刘姥姥的反应:“刘姥姥因见那小面果子都玲珑剔透,各式各样。”这些形容都是来自一个乡下老太太,她觉得吃的东西怎么能做得这么小巧,这么精致,而且每个花样都不一样。

一般来讲,生活如果只是为了温饱,是可以非常简单的。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裕,就会开始讲究。我们怎样在刘姥姥的生活跟贾母的生活间找到一个平衡,也许是一种生命的智慧。这个生命的智慧是说,在童年的时候,我们向往很多精致的东西,那个时候读《红楼梦》,我们会对那种富贵有一种向往。可慢慢吃到很多东西以后,就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够了,然后宁可去爬山,走很远的路去吃白水煮番薯汤。这里面就有一种平衡。

刘姥姥“因拣了一朵牡丹花样的”,笑着说:“我们乡里最巧的姐儿们,拿剪子也不能铰出这么个纸的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这是刘姥姥的真心话,她很想吃,可又觉得这么漂亮,有些舍不得吃。她说要不我“包些家去带给他们做花样子去”。大家都笑了。贾母说:“等你家去时,我送你一瓷坛子。你先趁热儿吃这个罢。”所以你可以看到,刘姥姥每一步,都有东西要带回家的。

“别人拣各人爱吃的吃了一两点就罢了;刘姥姥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作的小巧,不显堆盘的,他和板儿每样吃了些,就去了半盘子。”“不显堆盘”就是看起来也不多。“剩的,凤姐又命人攒了两盘子并一个攒盒,拿与文官等吃。”

“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姐儿就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这个时候还没取名。巧姐手上抱了一个大柚子,看见板儿拿着个佛手,就想要板儿手上的佛手。丫头们也哄她去拿,“大姐等不得,便哭了”。王熙凤的女儿大概平时比较受娇宠,想要什么,别人就给她什么。可板儿也是一个小孩子,就不给她,她就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了。”

这段描写似乎很不经意,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小孩子之间的争夺,我们成人其实也有。就是我们拥有的那个东西已经很好了,可还是偏想要别人的东西。从这里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