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袭人去了?”史湘云赶紧把麒麟藏起来,说:“正要去呢。”这个藏起来当然是有点儿害羞,她知道这东西是一对的,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到了怡红院,“宝玉因笑道:‘你该早来,我得了一件好东西,专等你呢。’”刚才林黛玉故意刺他,他没好意思拿出来,当着黛玉的面,宝玉不太敢表现跟史湘云的亲近。说完,就在身上摸掏,结果每个口袋都查过了,没有。宝玉“阿呀了一声,便问袭人‘那个东西你收起来了么?’”袭人说:“什么东西?”宝玉说:“前儿得的麒麟。”袭人说:“你天天带在身上的,怎么问我?”宝玉听了,就手一拍说:“这可丢了,往那里找去!”可见这个麒麟让史湘云捡到真是一个暗示,作者是在讲注定的缘分。史湘云这才知道手上的金麒麟是宝玉掉的,就问他说,你什么时候也有了一个麒麟。宝玉说:“前儿好容易得的呢,不知多早晚丢了,我也糊涂了。”就在宝玉怅然若失,觉得有点遗憾的时候,史湘云说:“幸而是玩的东西,还是这么慌张。”说着就把手一撒,笑道:“你瞧瞧,是这个不是?”宝玉一看,“由不得欢喜非常”。
这一段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伏笔,宝玉的金麒麟恰恰被史湘云捡到,凑成了一对。而且特别是这之前让史湘云跟翠缕谈阴阳的问题,来暗示所有的东西都是要配对的。我相信作者如果继续写下去,一定有很多安排,不至于草率到最后让宝钗糊里糊涂地嫁给宝玉了。
我非常希望大家读《红楼梦》时可以从中读到更多的细节,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才能意识到作者穿针引线的功夫有多么惊人,任何一个小小的针脚,他都不放过。三十一回从史湘云与翠缕说阴阳,到结尾处的湘云捡到了麒麟,都是不着痕迹的铺排和暗示,给人天衣无缝的感觉。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三十二回里最动人的情节是宝玉第一次对黛玉说出了真心话。很多人以为只要两人相爱就一定会讲真话,岂不知真爱反而会让彼此把真心掩藏。宝玉最早是跟史湘云一起长大的,后来认识了黛玉,接着就来了宝钗。我们知道他跟宝钗很好,跟史湘云也很好。人一生中的朋友,是很难比较谁好谁坏的,可只有和某个人的情感到了一定程度,彼此才能建立不可取代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很难用理性去分析。《红楼梦》里曾多处写宝玉跟黛玉爱恨交织的纠缠,在这一回里,作者第一次正面写出了他们为什么会成为知己,为什么黛玉在宝玉心目中是宝钗和湘云无法替代的。
上一回写到史湘云专门带了绛纹石的戒指送给袭人,从她们两人的谈话中能看出薛宝钗跟林黛玉性格的不同,袭人看到戒指就跟史湘云说,这个戒指宝姐姐已经给过我了。可见,宝钗一直很刻意地在经营人际关系,我们不能说她的刻意有什么不好,只是贾府上上下下对她的那种称赞,让人觉得她有点在做公关。一个人圆润到了没有人说你的不是,其实也蛮累的。与宝钗相比,黛玉就是真性情,有人特别喜欢她,有人特别讨厌她。这里都是一些小小的暗示,《红楼梦》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人物性格的某种特征。它们是人的多面性的体现,很难说它是好是坏。
史湘云把自己捡到的金麒麟拿出来给宝玉看,宝玉很高兴地问:“亏你捡到了,你是那里捡的?”史湘云不直接回答问题,却说:“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注意,这里的“印”是指官印,中国古代这种大户人家的男孩子,是注定要经过科举考试然后做官的,当时官僚的第二生命大概就是“官印”了,因为它代表了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可宝玉的反应却是:“倒是丢了印平常,如果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这里已经埋下了史湘云跟宝玉冲突的伏笔,宝玉最讨厌的就是动不动就提读书做官。在他看来,丢了麒麟才该死,他最眷恋的始终是人情。
大家如果用心体会,就能看到《红楼梦》里有很多类似的对比:人活着,一方面要看重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价值;另一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