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一场,到最后只是无奈。
“宝玉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秦钟受宠爱之后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此时大概有些后悔。“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如果秦钟重新活一次,他真的会这么做吗?大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最后他忽然醒悟了。“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十六回的结尾并不是贾元春的荣华富贵,而是秦钟的死亡。为什么在贾元春要回家省亲这么繁华富贵的事情中,忽然导入秦钟的死亡?作者的目的在于让你感觉到繁华富贵的不可靠,就像宝玉对秦钟的爱一样。那个宠爱其实非常不可靠,当青春消逝的时候,是什么东西都抓不住的。
贾元春省亲回去不久也死了,繁华富贵也是那么短暂。这大概因为作者对此有过刻骨铭心的感受吧。曹雪芹生在豪门,青少年时期见识过、经历过最鼎盛的繁华,到十四五岁时家族败落,他在写作时会想起繁华忽然在一刹那间幻灭的感受。这种对比是我们应该细品的内容。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深幽】
Bad Content
【第十八回 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
Bad Content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不可能是一个高潮接着另一个高潮,而是要去描绘几个高潮之间的家常与平淡,这是小说或者戏剧中最难处理的部分。
《红楼梦》中,我很喜欢读十九回和二十回,这两回没什么大事发生。元春省亲结束回皇宫去了,余下的东西收了三天才收完,大家都有点疲倦。又觉得还在过年,最好不要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发生,所以赌博的赌博,看戏的看戏。作者只是在写日常生活,而作家的功力正是在写这种平凡无奇的事情时,才开始显现出来。
现在的年轻朋友已经不太了解旧历年,过去要到旧历的二月初二才算过完年。元春回来是正月十五,眼下年还没有过去,王熙凤在忙碌地收东西,可是宝玉很闲,他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只好东逛西逛。
袭人家里派人来请求贾母,可不可以放一天假,让袭人回家跟家人见个面。这里我们可能不太了解,因为我们现在雇的菲佣也是有假的,但过去的用人是没有假的,都是买来的,况且袭人卖给贾家做丫鬟是签了卖身契的,但贾府对下人厚道,也就准了。
袭人回家以后,宝玉更无聊了,就跟小丫头们掷骰子或者玩围棋,也觉得没什么趣味。后来东府的贾珍就请他过去看戏。他正要出门的时候皇宫里边送了糖蒸酥酪过来,酥酪大概有一点像今天的奶酪这类的东西,宝玉记得袭人非常爱吃,就说留着等袭人晚上回来吃。
我们今天吃一个很好吃的东西,很少会说菲佣玛丽亚今天不在,我们留着等玛丽亚回来再吃。我们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不太会注意到宝玉的个性真的非常奇怪,作为一个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竟时刻惦念着他底下的这些丫头。等一下大家会看到十九回里糖蒸酥酪出现了三次,贯穿三个故事,非常有趣。这是我最佩服《红楼梦》的地方。我觉得写娘娘回来的排场并不难写,真正难写的其实是这种小事情。一个糖蒸酥酪,有的作家写写就忘掉了,可作者会用这个糖蒸酥酪贯穿十九回的三个事件。
宝玉到了贾珍家里,此时薛蟠、贾蔷、贾琏这些人都在,全是些爱热闹的男孩子,所以点的戏很有趣,四出戏都是热闹得不得了的。也许我们现在不太了解,过去的戏曲常常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优雅的,文词比较雅致,唱腔很细腻的,像《西厢记》、《牡丹亭》一类的戏,这是要听的戏,也叫文戏。另一种是要看的戏,就是武戏。
他们点了四出戏:一个叫《丁郎认父》,是明朝的戏。讲明代严嵩专权,害死忠臣杜鸾,并查抄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