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生的男孩,今天应该在这里,何不请来一见。北静王很想见宝玉,所以宝玉赶快脱了孝服,换了吉服拜见他。北静王后来还出现了几次,每次都会提到宝玉,表示很想见宝玉,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发生多少交往。北静王非常神秘,他和宝玉好像有前缘,可在这一世当中因为身份悬殊,中间又很隔离,说话很客套。小说里的这种暗喻其实很难理解,你很难明白为什么作者花了这么多心思写北静王这个角色。

我很希望大家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一下北静王的出场。多数根据《红楼梦》拍摄的电影、电视都没有涉及北静王,可是我觉得他是小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总是隔几章就出现一次,对宝玉很关心,可又总是给人很疏远的感觉。作者安排北静王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或者目的,我们并不完全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不是像其他郡王那样只是起点缀作用的人物,他和宝玉之间好像有很深的缘分。

我们先看一下整个出殡的场面。贾珍“一面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外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因为所有的人都要到铁槛寺祭吊,铁槛寺要先布置起来,安排好各项事务。“里面凤姐见日期有限,也预先逐细分派料理,一面又派荣府中车轿人从,跟王夫人送殡,又顾自己送殡去占下处。”接下来讲到凤姐处理的一连串事情,像电影的蒙太奇剪接,节奏越来越快,表示凤姐越来越忙。

“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亦难尽述。”

这一连串的事情,其实都不是重点,不见得一定要知道内容如何,可是让人感觉到王熙凤真的好忙啊:有人生了孩子要去送礼;有人去世了要去祭吊;有人过生日要送寿礼;哥哥要回南方,赶快带东西给爸爸妈妈;迎春又病了,给她请医生看病。“又兼发引在迩,因此忙的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凤姐忙到了这样的程度。她回到荣国府,宁国府的人就跟到荣国府,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有料理完;她回到宁国府,荣国府的人又找到宁国府。王熙凤往来于两府之间,十分忙碌。作者写作的方法从比较缓慢地细节叙述王熙凤怎么点名、早上怎么到宁国府安排事情,变得节奏越来越快。

“凤姐如此,心中倒十分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女强人,她就喜欢忙,一旦让她闲下来她会很难过的。她天生喜欢挑战自己,有这么多难事让她处理,觉得无比快乐。“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她不会因为忙就少做一点,或者推托偷懒,她是爱面子的人,生怕一有闪失遭人嘲笑,一切事情都能规划好、做好,上上下下的人都非常佩服。

“这日伴宿之夕,里面两班小戏并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尤氏犹卧于内室,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守灵过去叫“伴宿”,移灵之前要守灵。那天晚上就请了两班小戏,还有杂耍。从汉朝开始杂技都被称为百戏。尤氏仍卧病不起,所有的事情全靠王熙凤一个人张罗,她独挑重担,竟有条不紊。“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羞口”,就是见人不敢讲话;“羞脚”,连走路都扭捏,连人都不敢见。可王熙凤却落落大方,且处事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张弛有度。另外她不娇气、不扭捏、不狭隘,没有个人的情绪,办事总是有大局观,只有如此,才可以处理大事情。凤姐“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她这么聪明能干,自然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

不难发现,这一回表面上是在写秦可卿的丧事,真正的主角却是王熙凤。

“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至天明,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