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西医的引进。西医有很多的科学逻辑,它可以用化学仪器证明很多东西,此时的中医系统就沦落到非常神秘的境地。
秦氏拉着袖口,开始让医生把脉。此时很开明了,以前大户人家女子看病的时候,至少都是用帐子隔着的,根本不能见到人。“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次数,宁神细诊了有半刻的工夫,方换过左手,亦复如是。”调息,就是探脉的同时把自己的呼吸调准,他才能够感觉到对方五脏之间的关系。凝神是说很专注,完全安静下来,你才能听得到脉息。曹雪芹把医理探脉的部分讲得非常细。“诊毕脉,说道:‘我们外边坐罢。’”
贾蓉就同这先生到外边暖房里坐下,有一个婆子端了茶来,贾蓉就说:“先生请茶。”他没有立刻急着问病情到底怎么样,可治不可治之类的,而是按规矩先奉茶,这是大户人家的礼貌。然后才问:“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先生说道:“看得尊夫人这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沉脉、浮脉是二十八脉象中的一些内容,沉脉一般是压得很重以后才听得到的脉息,浮脉是说轻轻地碰上去感觉反而很重,可是你压重了以后,它反而不见了,用这个来探内脏部分出了什么毛病。曹雪芹把自己平时对医学关心、好奇的知识都用在这里,讲得很内行。现在很多中医会从《红楼梦》中找出中医的药方与对脉息的看法,发现这本书不只是一部小说,竟然有科学的部分。一个好的文学家,一定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的人。因为小说绝对不是论文,要等你需要的时候才去搜集材料,它需要平时有很多的积累。创作者比研究者需要更多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因为创作本身包含了创作者对于人生现象的全方位体会、观察,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任何目的性的情况下进行的。《红楼梦》像百科全书,它几乎包容了人生的各个面向。也许曹雪芹有一次碰到了一个医生,然后谈到过关于脉象的医理,他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写进这部小说。
讲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左关是肝,左手边的关这个中指压的地方就是肝的部分。右寸,右寸是肺,肺部的呼吸细而无力,秦可卿的病是肝与肺之间失调。“右关虚而无神”,右关是脾胃,因为肝不好,所以影响到脾和胃。“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寸是心脏,所以又影响到了心脏。他这里讲的左关、右寸,右关、左寸,左关是肝,右寸是肺,又回到右关的时候是脾胃,然后左寸沉数,左寸是心脏。因为心是主火的,心气就虚了,虚了以后就主火。所以“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中医理论认为,血运行得畅不畅通跟气有关,气率血行,可是因为秦可卿很容易生气,生了气又能不让别人看出来,肝气是郁结的,血就不通了。这就是中医里讲的气滞血亏,最主要的是肝,是情绪问题,跟婆婆尤氏讲她的这种个性有关,她什么事都要最好,一旦什么事情不对,三五天都睡不好觉。
“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寸是肺,右寸探起来很细,没有力气,肺的力量已经非常虚了。肺是主金的,所以心火、肝木、肺金都出了问题。秦可卿的病,是因为五脏之间严重失调所致。然后又讲到右关,就是脾胃,“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因为脾主土,脾胃在中医里是连在一起的。肝是主木的,肝太强了就把脾胃这个部分伤了,人就没有胃口。这里用了一整套的中医五行学说。我们的心是火,肺是金,肝是木,脾胃是土,它们之间互相牵连,五行的学说认为木在东方,是生长现象;水在北方,是寒凉现象,水就是肾脏;火在南方,是心脏;金在西边,就是肺。这些东西有内在的循环机制循环,一旦失调,身体就失去平衡。所以就算是肝的问题,他调的时候,也不一定调肝,而是要调理整个系统。这里可以看到,中医中有很系统的对于人体这个大自然各个系统间相互牵制平衡的理论。它治病其实就是让身体恢复平衡状态。
前面在讲病原,下面就要讲现象。西医看现象,可是中医认为更重要的不是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原因。“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