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而人性本来就有弱点。这部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作者用很精彩的笔法描写了青少年打架的过程,还让你觉得这是一个不怎么光彩的事情,可是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一生的重要回忆,我相信学校里打架这件事是他一生里很重要的部分。在他晚年要写自己一生的故事的时候,他竟然会选择这件事情来写,让读者理解复杂的人性。我也希望能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我们可能是香怜、玉爱,可能在长大的过程里受过宠爱,扮演过那个角色;我们可能是秦钟,有一个人特别疼你,你也会在他面前撒娇;我们也可能会是金荣,觉得曾经被疼爱过,可是现在不被疼爱了,心里很不爽,老是要去找别人的毛病。人性有很多方面,并不存在好坏的区别。我读《红楼梦》的时候真的不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金荣就是金荣。

金荣,一个寡妇的孩子,母子俩寄养在贾家,他们属于没有靠山,也没有势力的家族。因为被迫给宝玉、秦钟磕头道歉,心里很不爽。他本来是要整别人,没想到最后整了自己。回家他就跟他妈妈讲,想要去报复。金寡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这样的人物在整部小说里并不重要,可能只出场一次,然而这些角色可能平时就在我们的身边,你感觉她就是你的一个邻居。作者把这些小人物写得极好,他们那种努力活下去的生命力量非常动人。她一直跟儿子说,你不要再闹了,你回到家里我怎么养你,至少在那边读书还有钱拿,还有人疼你,每天给家里送一点菜啊肉啊的。这个母亲只有一个目的,告诉孩子活下去不容易。她没有丈夫了,所以她跟孩子讲的这段话很让人辛酸。表面上是小孩子们在闹来闹去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家庭的辛酸和一个寡妇的委屈。作者是用心颇深的,如果只关心这些学堂里面打架的“孽子”的话,他的小说绝不会如此丰富,现在转过来写金荣的妈妈。也许有人会觉得第九回让青少年看到一些不好的榜样,孩子们在学校里面讲脏话、打架,可是不要忘记,《红楼梦》的重点是这些孩子背后的事情。

故事是一环扣一环的。金荣回到家觉得委屈,跟妈妈抱怨,金寡妇不像一般的妈妈,孩子被欺负了,那我就叉着腰去找人理论。她知道对方是宝玉,只能委曲求全。作者写到在他们大家族的权势底下讨生活的人,写他们的委屈和辛酸的时候,竟然充满佛性,充满悲悯。作者描写黛玉和宝钗的美不是我最佩服的,但看到他笔下金寡妇这些人的时候,我总觉得作者真了不起。一个公子哥出身的曹雪芹竟然能写出这样一些人物来。

“话说金荣因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金荣是百般的不情愿。男孩子这个年龄段受到这种侮辱,实在是痛苦不堪。“大家散了学,金荣回到家中,越想越气,说:‘秦钟这奴才,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他因仗着宝玉和他好,他就目中无人。’”他被欺负了,他觉得欺负他的人如果是宝玉也就罢了,可你秦钟算什么,不过跟我一样是外姓来寄读的。也不过就是宝玉包养的男孩子,还讲他不做正经事。此时金荣批判起秦钟来,振振有词。作者一直在转换他的角色。用心的读者读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种很奇怪的警惕,真的像《圣经》里讲的,你只看到人家眼里的刺,看不到自己眼里的梁木。“他既是这样,就该行些正经事,人也没的说。他素日又和宝玉鬼鬼祟祟的,只当人都是瞎子,看不见。今日他又勾搭人,偏偏的撞在我眼睛里。就是闹出事来,我还怕什么不成?”金荣批判秦钟跟宝玉的暧昧关系,可他完全忘了自己跟薛蟠的关系。这里作者对人性的观察、理解、呈现都非常有意思。金荣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理,心想真的要闹起来的话,他也可以讲出这些难堪的事情。

金荣的母亲嫁到金家,贾璜娶的大奶奶金氏是金荣的姑妈,金寡妇听他说了半天,就说:“你又要争什么闲气?好容易我望你姑妈说了,你姑妈千方百计的向他们西府里的琏二奶奶跟前说了,你才得了这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