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表示家业能够被继承下来。如果父亲是个大银行家,儿子要把这个事业继承下来;如果父亲是个学者,儿子也可以继承。这叫作“克绍箕裘”。贾家的败家子没有继承祖先的功业,所以是“箕裘颓堕”。“敬”指贾敬,贾珍的爸爸。这个家族的败落,是从贾敬这一代开始的。导致这个家族最后发生这么大的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宁国府。“宿孽总因情”,秦可卿是小说里最大的怨孽。秦可卿这个时候还活着,正在外面招呼猫儿狗儿打架。贾宝玉已在梦中看到了秦可卿的下场。最有趣的是,小说里作者把秦可卿被逼奸的事情改了,可判词和曲里都没有改,留着让后人去猜,这是非常特殊的写法。

最后一支曲子最重要,是一个大结尾,把《红楼梦》所有的结局全部唱在其中。白话味儿,很好懂。题目叫《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用四句话讲了四种不同的生命:做官的,最后可能家业凋零;再有钱,有一天可能散尽;如果对人有恩,也许有一天可以大难不死;今天无情,有一天会有分明报应。四句话在讲这个家族里三百个人物各自不同的下场。“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也许秦可卿欠这个命吧。我们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懂事、乖巧、美丽的女孩子,最后会这么惨,要悬梁自尽。欠泪的是林黛玉。“冤冤相报岂非轻,分离聚合前生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有东西都有因果,到最后就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视觉画面,也呼应着最后宝玉的出家。宝玉出家时,家族败落,他远远看到父亲坐着轿子过去。而从贾政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和尚,光着头,披了一个大红的猩猩毡的披风,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跪下给他磕了几个头就走了。

十四支曲子唱完了。这个家族所有的故事也借着这十四首歌唱给了宝玉。可是警幻仙姑发现宝玉感到无趣。她意识到:“痴儿意尚未悟。”宝玉就叫唱歌的女孩不要再唱了,“自觉朦胧恍惚,告辞求卧”。宝玉本来就在睡觉,可是现在在梦里他又一次要去睡觉了,“警幻便命撤去残席”。

宝玉被带到一个香闺绣阁之中,此处与现实中他被带到秦可卿的房间呼应:“其间铺陈之盛,乃素未见之物。更可骇者,早有一女子在内,其鲜妍妩媚,有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则又如黛玉。”

下面就是宝玉的第一次性经验。他在性的幻想里,碰到的是黛玉和宝钗。这说明宝玉在进入春梦之前,潜意识里是有现实形象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提到,性是一个人最大的压抑,在现实当中不敢讲的,便会转成梦境的形式出现。在现实中,也许宝玉从来不会讲出他想要什么,如果面对宝钗和黛玉,他会很有礼貌,不敢有非分的要求。可是白日不敢做的事,会在梦里出现。他把现实里想要发生性关系的对象,转换成梦里的对象。

宝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警幻跟他说:“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袴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她讲到人世间对性这件事情的态度,她说“好色即淫,知情更淫”,其实就是性,她直接把它点出来。“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警幻仙姑讲的话让宝玉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说我从来不敢担任这样的角色。如果我们今天对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说他是淫人,他肯定也会吓出一身冷汗来。可是警幻仙姑说,你就是天下第一淫人,你怎么不敢承认?这个很泼辣的描写,一下把虚伪的礼教传统整个撕破了。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矣。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为何物。’”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淫”是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