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在讲香菱,因为菱角的花是跟莲花和荷花长在一起,所以说“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这个名字出来了,香跟菱都影射在这里。“平生遭际实堪伤”,是说这个女孩子一生都是悲惨的。“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个胡适考证出来了,一个木头旁边有两个土,就是个“桂”字,孤木是木字边,就是桂花的桂这个字。胡适考证说,因为薛蟠娶了夏金桂,最后把香菱活活折磨死。可小说没有写完,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里,香菱的结局还不错。可是胡适说这是跟作者原意完全不一样的,香菱是彻头彻尾的命苦。
对于香菱的命运,宝玉看了仍是不解,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个女孩。他也还没有碰到夏金桂,当然读不懂。他觉得不耐烦,就去看正册,十二金钗一一出场。
第一页上面画着两株枯木。木加木就是林,树上挂着一围玉带,“黛玉”这两个字也在里面了。又有一堆雪,“薛”出来了,有一个女人用的金钗埋在雪里,“宝钗”也出来了。林黛玉跟薛宝钗始终在同一首判词,从来没有被分开过。这两个女性是作者平生最钟爱的女性,对于作者来讲,她们一直是一个人。也有人认为,有可能作者所爱的一个女性兼具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他把一个人写成两个人,黛玉和宝钗根本就是一个人。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这里用到一个典故。有个叫乐羊的人,做官读书常常没有恒心,做了一半就不做了。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太太,忽然把织线割断,停掉了织布机。告诉他说,你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毅力和恒心就是失败者。这个典故是在讲薛宝钗,因为薛宝钗常常劝贾宝玉好好读书上进,能够做一个世俗里面可被接受的人。“可叹停机德”,是讲薛宝钗的一种女性道德力量的强度。“咏絮才”是指《世说新语》里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孩子谢道韫,天上在下雪,谢安问怎么去形容雪。有男孩子说,好像盐撒在空中。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像被风吹起的柳絮在空中飘飞一样。这里讲的是林黛玉,因为林黛玉非常有才华,她好几次写诗夺魁。“堪怜咏絮才”与“可叹停机德”是两个不同的赞叹,就是这个女孩子有这么好的德行,有这么好的才华,可是分离在两个人身上。“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统合在一首诗当中,一个的善良是一种美,另一个的才华也是一种美。这两种美没有统一,变成作者的一个遗憾。
在最重要的林黛玉、薛宝钗之后,开始谈贾宝玉的几个姐妹。
第一个是元春:“宝玉看了仍不解。待要问时,情知他必不肯泄漏;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又往后看,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弓”是谐音,就是皇宫的宫,因为元春后来嫁到皇宫做贵妃了。上面挂了一个香橼,香橼是一种芸香料植物,可用做中药,又可做香包。“橼”和“元”是同音字,是讲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做了贵妃,二十岁左右死的,她生前执掌大权,是皇帝非常宠爱的一个贵妃。有点像五月的榴花一样,红得发紫。石榴的花是最红的花,古代叫作榴火。“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初春就是元春,后面迎春、探春、惜春,没有一个比得上元春。后面“虎兔相逢大梦归”,这个胡适没有考证出来,有的本子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兕是犀牛。胡适认为,虎兔可能在讲十二生肖,元春在虎兔之间那一年死掉。这是胡适的一个猜测,是无法印证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元春在哪一年死的。如果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可能有政治斗争的问题。虎和犀牛都是厉害的东西,在这个斗争里她被牺牲了。元春的死跟贾家的败落有非常大的关系。荣国府受到皇帝非常大的恩宠是因为元春,元春一死,接下来就是贾家抄家,整个没落了。从元春的判词里面可以看到,她的命运主宰着整个贾家的盛衰。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这儿讲的是探春。按照年龄,应该先讲迎春的,可是先讲了探春,因为探春在小说里比迎春和惜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