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摆明香菱最后没有被救赎的可能。所以香菱后来没有死,只能说明续《红楼梦》的人太不了解作者的意图了。

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会忍不住有一种心痛,香菱竟然幻想这个新太太是可以跟她一起作诗的,简直是情同手足了。如果两个人一起画画、一起写诗,一定是非凡的缘分,因为彼此不能有任何的利害冲突。在成熟的现实社会里,大部分人跟人的关系都是功利和现实的。香菱完全不知道将要来的夏金桂是个什么角色,这个梦想变成了她的最大悲剧。宝玉这时候已经有点担心了,因为晴雯的死亡,天真烂漫的宝玉也开始对现实有些感触了。

于是宝玉冷笑道:“虽如此说,但只我倒替你耽心虑后呢。”注意这一句话,宝玉是在暗示香菱的未来不保,经过几次的悼亡,他已经看出了香菱的天真。“香菱听了,不觉红了脸,正色道:‘这话是什么话!素日咱们都是厮抬厮敬的,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是什么意思!怪道人人都说你是个亲近不得的人。’一面说,一面转身走了。”这个香菱真是一个奇迹,从小被卖来卖去,常被毒打、折磨,可她依然如此天真。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香菱,恐怕是觉得香菱是最后一个执著青春的人,她的世界完全是个乌托邦,这个世界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其实薛蟠早就不再在乎她了,他一直在外面什么都玩,接下来就不只是丢在一边那么简单了,因为夏金桂的挑拨,他也开始折磨和处罚香菱。薛蟠不是坏,而是愚蠢,作者在这里所呈现的恶,是一种无知之恶。

“宝玉见这样,便怅然如有所失,呆呆的站了半天,思前想后,不觉滴下泪来,只得没精打彩,回入怡红院来。一夜不曾安稳,睡梦之中犹唤晴雯,或魇魔惊悸,种种不宁。次日便懒进饮食,身体作热。此皆近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等羞辱、惊悸、悲凄之所致,兼以风寒外感,故酿成一疾,卧床不起。”

宝玉生的是无法面对青春将要结束的病,一连串的事件,在这里做了个了结。“贾母听得如此,天天亲来看视。王夫人心中自悔不该因晴雯过于逼责了他。心中虽如此,脸上却不露出。只吩咐众奶娘等好生伏侍看守,一日两次带进医生来诊脉下药。一月之后,渐渐的痊愈。贾母命好生保养,过百日方许动荤腥油面等物,方准出门行走。这百日内,连院门也不许出,只在房中玩笑。至五、六十日后,就把他拘束的火星乱迸,那里忍耐得住。”小男孩毕竟是小男孩,总是关在病房里肯定受不了。“诸般设法,无奈贾母王夫人执意不从,也只得罢了。因此和那些丫头们无所不至,恣意耍笑作戏。又听得薛蟠摆酒唱戏,热闹非常,已娶亲入门,闻得这夏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墨,宝玉恨不得就过去一见才好。”这很像我们的中学时代,每当有新同学转来,大家都好兴奋,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快乐,好像觉得多认识一个朋友,这个团体里就多一个同党,因为大家总在幻想可以碰到人世间最美好的人。成人以后,职场有新来的职员时,你绝不会再那么兴奋。

“再过些时,又闻得迎春出了阁,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们一处,耳鬓厮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因为过去的礼教很严,结了婚的女子回娘家,即使是亲兄弟也会疏远。当年元春省亲的时候,本来宝玉是不能见面的,可姐姐宁愿违背皇家禁忌也一定要见见他。宝玉一来,元春就抱住他,从头摸到背地抚摸。皇家的规矩那么严格,她还是要找回人与人亲近的温暖。

“眼前又不能去一望,真令人凄惶迫切之至。少不得潜心忍耐,暂同这些丫环们厮闹释闷,幸免贾政责备逼迫读书之难。这百日内,只不曾拆了怡红院,和这些丫头们无法无天,凡世上所无之事,都玩耍出来。如今且不屑细说。”这一段很容易被忽略,我们不知道宝玉到底干了些什么事。生了四五十天的病,被贾母拘禁起来了,最后他几乎要把怡红院拆了,这是形容他跟丫环们无法无天,简直到了要造反的地步,可作者在这里用了“不屑细说”这样吊诡的文字,没讲任何细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