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男弟女多,这个也借,那个也借,到跟前都撒个娇儿,和谁要去?”我不知道大家懂不懂,《红楼梦》里面的平儿、鸳鸯都是出色的人才。关键时刻头脑清楚,处事正直,有同情心。可惜的是,她们落到了贾府这样一个腐败家族,周围全是些扶不起来的阿斗。
平儿说:“老太太因此只装不知道。纵闹了出来,究竟他也无碍。”有没有发现老太太的装糊涂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像这种四代同堂的家族,光孙子就几十个,过年只是发压岁钱就要发昏掉了。面对这么多的儿孙,碰到孙子偷盗,如果是年轻的时候,肯定会把贾琏吊起来痛打一顿。现在她老了,没有那个力气了,索性就跟鸳鸯联手,把事情遮掩过去就算了。
凤姐道:“理虽如此。只是你我知道的,便罢了,不知道的,焉得不生疑呢!”
下面出现了极其紧张的状态。“一语未了,人报:‘太太来了。’”这个太太是指王夫人。注意,邢夫人出身卑微,而王夫人是王子腾的妹妹,王熙凤是她的亲侄女,王夫人把家交给王熙凤管理,就是因为她们之间有血缘关系。而邢夫人把绣春囊交给王夫人,说你们王家的女儿去买情趣用品,为的就是给她们难堪。
“凤姐听了诧异,不知为何事亲来,与平儿等忙迎出来。只见王夫人气色更变,只带一个贴己的小丫头走来。”我们知道王夫人通常都是要八个丫头的,如今只带一个贴身的,有点微服私访的意味,不能让太多人知道这个事情。“一语不发,走到里间坐下。”作者渲染的简直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凤姐忙奉茶,因赔笑问道:‘太太今日高兴,到这里逛逛?’”王夫人没有回答她,而是喝命:“平儿出去!”表明这件事情连平儿都不能参与。“平儿见了这般光景,心内着慌不知怎么样了,忙应了一声,带着众丫环一齐出去。”
大家可以感觉一下作者所营造的事情爆发前的那种紧张和悬疑,还有文笔的收敛。平儿“在房门外站住,越性将房门掩了,自己坐在台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平儿意识到王夫人有重要、私密的话要说,干脆就坐在台阶上守着门。镜头又转回来:“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等事。”平日里只知道吃斋念佛的太太,怎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里掷出一个香袋来,说:‘你瞧!’”前面提到过,其实性本身真不见得有多严重,可是因为性而引发的道德上的危机感才最恐怖。绣春囊不过就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哪有那么严重?问题是一旦牵扯到道德批判,事情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
“凤姐拾起一看,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把你当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了空儿。’”这是在责备王熙凤,意思是我觉得你是一个好的管理者,把家里大小事都交给了你,我只是吃吃斋、念念经。“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东西,大天白日里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不亏你婆婆遇见了,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可见王夫人也是个老实人,她根本没想到邢夫人是趁机来整她的儿媳妇的,如果这个婆婆真的关心这个儿媳妇,私下里直接给儿媳妇就好了,干吗要弄到她姑妈那里去?
“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遗在那里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王夫人对这个东西是王熙凤的一点都不怀疑。她觉得大观园里的女孩都没有结过婚,不会有这个东西;她也不怀疑宝玉,因为那是她的儿子。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好好分析一下,为什么她和邢夫人都一致认定这东西是王熙凤的?道德的偏见会让你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启动理性思维,而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会有特别多的道德偏见。
“凤姐听了,也变了颜色,忙问:‘太太怎知是我的?’”她觉得自己已经被认定就是嫌疑犯了,那还了得!“王夫人又哭又叹说道:‘你反问我!你想,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妻,余者老婆子们,要这何用?’”这里有点小看那些老太婆了。“女孩子们是从那里得来?”她早就已经分好了,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