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爱慕性的部分。我觉得在民间塑造出来的《白蛇传》里面的造型,其实就是现在王熙凤这个造型。
“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我们一再提到《红楼梦》只要文字进入三个字、四个字或五个字,一串出现,都是视觉上的缓慢,镜头走得特别慢。眼角的部分往上吊,称为丹凤眼,有一种锐利的感觉。王熙凤的美忽然出现一个绝对凝练的表情,这个女性在极度的暴怒、痛苦、伤心的时刻,没有失去她贵族的身份,给尤二姐一个有威严、有权威的感觉。下面又出现诗句:“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再一次印证,《红楼梦》只要出现对仗性的句子,绝对是作者在赞叹。可是特别注意一下,在你人生最慌乱、最伤心、最幻灭、最痛苦的时候,还让别人觉得美,那个生命是有她自己把持的力量的。她素衣素服出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心情的象征。
尤二姐基本上是一个温和、善良,没有什么心机的女人,她对人也没有防范,她有一点意外、有一点吃惊,可是既然来了,她就大大方方出来,以礼相见。她大概会预期说王熙凤会骂她,会闹,会打她之类的,可都不是。我们透过尤二姐发现,这时候一定是王熙凤冷冷静静的,她才能够有机会从上到下把王熙凤看了一次。你会感觉到作者在描绘尤二姐的眼睛看到王熙凤时,尤二姐已经输了,她忽然发现这个人真是漂亮,干干净净,这么有礼貌。王熙凤第一个摆出来的威仪跟阵势已经让尤二姐完全信服了。
因为先天上尤二姐是外面包养的女人这样一个身份,她当然自己就矮了一截,尤其在古代的社会,她会觉得她永远不如王熙凤,王熙凤的家族、背后的背景这些,我相信她也知道。在整个观察的过程里,作者很细心地描绘尤二姐如何看另外一个女人。我们特别注意女性的眼中看另外一个女性,而她们之间可能有复杂的功利关系的时候,其实那个描绘是特别有趣的。
王熙凤这个时候在演戏,包括她这一天坐什么样的轿子来,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应该戴什么样的首饰,她全部设计好,因为她要让对方一看到她就已经先输掉。王熙凤抓到的一个把柄是家里在办丧事,皇帝特别下过指令,这一段时间不能婚嫁,停止所有的娱乐喜庆活动。为什么王熙凤白衣素服?她其实先有一个下马威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守孝,你怎么会不知道国法家法呢?家法要守丧三年,国法是皇帝下过指令不准这个时候婚娶。她先抓一个大的名堂来镇住尤二姐。
“两个女人搀扶入院来,尤二姐赔笑忙迎上来万福,张口便叫:‘姐姐下降,不曾远迎,望恕仓促之罪。’说着,便福了下来。”王熙凤她们基本上是旗人的装束,她不可能像汉人一样磕头,因为她们的鞋子是一个平板,底下有一个圆柱在脚的中央,所以清朝女性见面的一个礼节就是正正地蹲下去,两个手放在腰的旁边,也就是“道万福”,用动词就是“福下去”。这两个人不是没有斗争的,可是斗争当中有另外一种礼数在。
这一场戏真的是有趣,你会发现双方的周到。尤二姐知道她后半辈子其实还是靠这个女人,大房对她怎么样,影响她一生的命运,所以虽然还不知道王熙凤将会怎样对待她,可是至少她自己先周到一点。
“凤姐忙赔笑还礼不迭。”王熙凤平常也不太这样子,这个大房忽然大方起来了。面前是她的情敌,是她生病时丈夫瞒着她在外面娶的一个女人,她也没有打,也没有骂,也没有闹,还“赔笑还礼不迭”,然后“二人携手同入室中”。有点不可思议。读者的预期是事件爆发以后,王熙凤的嫉妒暴怒将要变成一个连续剧式的吵闹。可是没有,见面是彬彬有礼,讲话优雅大方的感觉。
“凤姐上座,尤二姐命丫环拿褥子来便行礼。”这里面还是有礼节,因为王熙凤是原配,所以尤二姐这个时候绝对不敢坐上座,请凤姐上座,凤姐也一定坐上座。刚才行万福只是接她,现在要正式拜见,要跪下来磕头行大礼了。她说:“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