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把尤二姐娶过来,就是一个外遇事件。他不敢声张,第一个当然是因为王熙凤太凶,他怕这个事情闹出来不得了;第二个因为他在守孝,服丧期间是不能娶妾的,必须禁欲的,如果被发现的话,他会有革职或者更大的罪名。所以他们结婚的这一段就很有趣。
“话说贾琏、贾珍、贾蓉三人商议,事事妥帖,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因为新娘一定要选吉日良辰才能过来,所以先把新娘的妈妈、妹妹送进新房,让妈妈、妹妹看看,检查一下。“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倒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也却称了愿。”妈妈知道女儿没有明媒正娶的身份,当然有一点不舒服,可是觉得女儿将来至少后半辈子生活没问题,所以也还满意。“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五更天是天蒙蒙亮,轿子出来没有人看到,其实是要瞒着别人。素轿是白色的,不是大红花轿。结婚应该有大红花轿,前面有唢呐、管乐队之类的在吹吹打打,可是都没有,所以尤二姐嫁过来,也有一点凄凉。
“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以及酒饭,早已预备的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那尤老见了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似在家模样,十分得意。”这个妈妈就有一点高兴起来,觉得至少女儿还是被善待了,不像一般金屋藏娇那么委屈。
“是夜贾琏同他颠鸾倒凤,百般恩爱。”“颠鸾倒凤,百般恩爱”,八个字就够了,如果是《金瓶梅》,就不是八个字,可能是八页,所以这里面是作者不同的偏重。如果大家有机会看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描写1960年代的爱情跟今天二十一世纪爱情的不同。1960年代的爱情,两个人恋爱七年手都没有碰过,也叫爱情,可是里面会有很大的期待,有很大的尊重,有很甜美的感觉;到2001年以后,一进房间就开始脱衣服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会给予那个时代跟社会里的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当然并没有绝对的对跟错,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也各自有各自的缺点。可能在1960年代,我们总觉得情感真的被压抑得这么厉害,渴望自由一点;今天又觉得好像太快了,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也会在短暂的时间里结束?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人性的两难。
我相信曹雪芹如果要去写性的细节,不见得会输给《金瓶梅》,可是作者在这里很明显刻意避开了这个部分,也觉得这不是他要讲的重点。《金瓶梅》描写到很多肉体上性的事情,可是曹雪芹关心的其实不是欲望的问题,他对人的肉欲、情欲的部分有描写,可是他觉得那个大概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生命里面有一个情的牵挂,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描写的。
明清之际有两部了不起的小说,一个是《金瓶梅》,一个是《红楼梦》。张爱玲常常提到她甚至喜欢《金瓶梅》还超过《红楼梦》,因为《金瓶梅》写人性的欲望,写人性里面某一种不可自制的本能写得非常好。张爱玲对这个东西也很感兴趣。在上海的这种都会的背景当中,商业文化兴起,经济富有之后,人很难不去发展淫欲的这个部分。西门庆是商人阶级,发财很容易的时候,他很难克制他的欲望,开始买女人,然后不断在性上面去玩各种游戏。可是作者的描绘是说,这种性的游戏玩到最后,其实大概也并不见得是最快乐的事情。《金瓶梅》里面有很多对人性这种不可自制的欲望的悲悯。《红楼梦》在《金瓶梅》之后,不可能不受到《金瓶梅》的影响,可是《红楼梦》的作者比较偏重在情,觉得情的牵挂,也许是人在性灵上可以升华的东西。
“那贾琏越看越爱,越瞧越喜,不知要怎生奉承这二姐,乃命鲍二家的等人不许提三说二的,直以‘奶奶’称之,自己也称‘奶奶’,竟将凤姐一笔勾销。”因为王熙凤是原配,平儿是二奶奶,其实尤二姐嫁过来应该是三奶奶。所以用人应该叫三奶奶,可是贾琏说不准“提三说二”的,就直接叫奶奶,意思是说我把王熙凤、平儿一笔勾销了。
“一笔勾销”四个字让人悚然而惊。人世间会有很多的情感,不管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