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意思是说这是化缘而来,有一部分是说得到众人的祝福。芳官穿的衣服,就是用玉色、红色、青色三种颜色拼起来的水田小夹袄。青色是深蓝色,水田是形容像稻田一样方块形的,“斗”就是拼合的意思。“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脚。”芳官绑了一条绿色的汗巾,裤子是大红色的,这是传统的配色法,都是对比色,叫“万绿丛中一点红”,绿色要用红色去压,红色要用绿色去压。
“头额编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前面看过宝玉有一次是史湘云帮他梳头,梳了八根小辫子,拉到顶心,总成大概鸭蛋或者鹅蛋那么粗的一条辫子,有八颗珍珠压在这个辫子上,拖在脑后。大概以前的男孩跟女孩在发式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宝玉曾经这样打扮,现在芳官是一个女孩子,也这样打扮。
“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穿耳洞以后久不戴的话,耳洞会长起来,平常要有一个东西塞在那个地方,叫做“塞子”。“左耳上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大家知道,白果就是银杏,所以大概是小指头的指尖大小的一粒宝石;“硬红”大概是某种红宝石。红色的宝石用黄金镶嵌,也衬出芳官的某一种青春的美。实际上她只戴了一支耳环。
芳官的打扮和化妆,我相信在今天都是极度时髦的,包括小辫子的梳法,还有耳饰的戴法。芳官原来是唱戏的,所以她身上还有一种在舞台上唱戏的美。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夸赞,说她“面如满月犹白”,脸像中秋的月亮一样,可是比中秋的月亮还要白;“眼如秋水还清”,秋天的水是最透明的,可是她的眼睛在流转的时候,比秋水还要透明、还要清澈。大家也都忍不住赞美:“他两个倒像一双生弟兄两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其实他们好像没有性别的差异,包括刚才讲到的打扮,包括他们呈现的青春的美,因为青春的美其实并没有性别之异。
我们常常说男性的美在于某一种阳刚,女性的美在于某一种阴柔,可是阳刚跟阴柔都具备的时候,会出现另外一种美。《红楼梦》六十三回写到很多介于两性之间的某一种美出现,那种青春的美超越了性别,所以才会用到这样的语言,说你看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这里面当然也在讲,他们的青春形式本身有一种“亲”:他们不是主仆,没有性别,也没有阶级。阶级、性别或者是种族,都是我们加的界限,对于青春来讲,可以一清如水,变成一种单纯的美的靠近。
“袭人等一一的斟了酒来说:‘且等等再划拳,虽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们一口罢了。’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余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团坐定。小燕、四儿因炕沿坐不下,便端了两张椅子,近炕放下。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定窑是宋朝瓷器里面最美的一种,它是在河北定州这个地方烧出来的,最好的是白瓷,也叫做“粉定”。这种瓷器是复烧出来的,口沿的地方有“芒口”,因为不施釉,会有一点割手的部分,所以用铜或者黄金来包住。这些碟子“不过只有小茶钟大,里面不过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每一个东西都是很讲究的。
摆起来以后,宝玉就说我们好像应该玩一点什么游戏,光这样吃喝没有意思。“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晴雯笑道:‘正是,也想弄这个玩意儿。’袭人道:‘这个玩意儿虽好,人少了没趣。’”商量来商量去,他们就说把宝钗、黛玉叫来,后来觉得光宝钗、黛玉不好,说探春也会喝酒,要不要把探春叫来。有没有发现十二金钗里面漏掉的人都有谁?迎春是特别木讷,木讷到有一点呆笨的,不会在这个现场出现;惜春是孤僻到有一点不近人情的,也不会被请到;王熙凤当时是掌权的,权力中心的人会缺席;秦可卿已经死掉了;还有巧姐儿,巧姐儿太小,那个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