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暗示已经入夜了。晴雯就悄悄笑着说:“他们查上夜的人来了。这一出去,咱们好关门了。”“上夜”,就是有专门的人轮班巡夜。“怡红院凡上夜的人都迎了出来,林之孝家的看了不少”,就是点了一下名,吩咐说:“别耍钱吃酒,放倒头睡到大天亮。我听见是不依的。”这里面都有一点讲给宝玉听的意思,因为管理的人一定要讲管理者应该讲的话。

她又问宝玉睡了没有,“袭人忙推宝玉,宝玉趿了鞋,便迎出来”。袭人叫他出来,因为知道只要宝玉一出面,这些查房的人就会离开。宝玉是少年公子,他要非常礼貌,所以跟老管家很礼貌地说:“我还没睡呢,进来歇歇。”林之孝家的进来笑着说:“还没睡呢?如今天长夜短了,该早些睡,明儿起的方早。不然明日起迟了,被人笑话,说不是个读书上学的公子了,倒像那起挑脚汉子。”林之孝家的是教官、舍监的角色,她的语言永远是叮咛跟教训的。

宝玉赶快回答说:“妈妈说的是。”宝玉对这些管家的人很尊敬,所以叫妈妈。又解释说:“我每日都睡的早,妈妈每日进来多是我不知道,已经睡了。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玩一会。”“怕停住食”,意思是说,晚上吃多了东西,立刻睡觉的话怕不消化。吃完饭以后要稍微走一走,以前叫“行食”。林之孝家的说:“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两人赶紧说:“沏了一杯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大娘也尝一尝,都是现成的。”为什么说要喝普洱?因为普洱的刺激性比较小,适合晚上喝。女儿茶现在我们一般人都不太喝,其实不是茶,是山东泰山出的一种青桐芽,类似于梧桐的嫩芽,它没有茶碱,所以是最温和的。《红楼梦》里面其实光是茶就讲了好多品种,不同人的体质,不同人的嗜好,决定了最后喝的茶是不一样的。

晴雯倒了一碗茶,林之孝家的开始教训宝玉了:“这些时,我听见二爷嘴里都换了字眼,赶着这几位大姑娘们竟叫起名字来。虽然在这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若一时半刻偶然叫一声使得,若是只管叫起来,怕以后兄弟侄儿照样,便惹人笑话,说这家子的人眼里没有长辈。”晴雯和袭人是贾母的丫头,因为这个祖母特别疼爱孙子,怕其他丫头照顾不周到,所以把身边自己培训过的最好的丫头拨去照顾宝玉。过去这种大家族,要特别尊敬服侍母亲或者祖母的人,所以宝玉从小不能叫她们名字,要叫姐姐。

宝玉笑道:“妈妈说的是。我原不过是一时半刻的。”宝玉回答林之孝家的,永远说“妈妈说的是”,绝对不敢辩白,因为她有辈分,这都是过去大家族的规矩。袭人和晴雯就为他分辨,说:“这可别委屈了他。直到如今,他还姐姐不离口。不过玩的时候叫一声半声名字,若当着人,却是和先一样。”林之孝家的说:“这才好呢,才是读书知礼的呢。”下面还讲了一句:“越自己谦逊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得。这才是受调教的公子行事。”过去以孝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这个孝包含了对母亲、祖母,也包括了对母亲和祖母身边的人以及动物的尊敬。所以《红楼梦》的贾家,其实不是所谓的财大气粗的那种家族,这个家族要求孩子对人守规矩,教育你越谦逊、越尊重,这个家族才能够得到别人的敬重,不然你再有钱、再有权,别人都看不起你的。因为别人尊重的是文化、是礼教,而不是你家族的权力和财富。

林之孝家的谆谆告诫了宝玉一番,喝了茶,终于走了。“这里晴雯等忙命关了门,进来笑说:‘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年轻小孩子永远觉得长辈很唠叨。麝月的个性跟晴雯不同,晴雯在批评管家,麝月就说:“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提防着怕走了大摺儿的意思。”“大摺儿”,我们今天不太用了,这句是说我们今晚是要放纵一下,可因为管家先来告诫了一些话,所以我们不会太离谱。

曹雪芹特别看到社会的一个平衡,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