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心地善良,从小吃了很多苦,知道小姑才是亲娘,一定会很高兴。”
宁远泽笑着安慰,没有直接肯定或者否定宁乐殊的问题。
宁乐殊连连点头,她的迎迎真是太可怜了,她以后一定要加倍补偿。
说话间,队伍已经到了陈家村。
由于陈杰早知今日之事,因此村民们一大早就等候在村口,热情欢迎。
萧迎也在其中,于情于理,她都必须到场,今日的事对她来说也非常重要。
“见过县令大人!”
宁远泽一下马车,百姓们就齐声行礼问安,声势浩大。
萧迎则敏锐地发现马车里还有两道气息,猜测可能是宁远辰或者宁远泽的家眷前来看热闹,便没太在意。
“乡亲们无需多礼。”
宁远泽笑容和煦,心中感慨。
他一眼看见站在最前方的萧迎,顿时上前打招呼。
“萧孺人也在。”
“见过县令大人。”
萧迎也露出笑容,颔首致意。
宁远泽这才收回目光,道明来意。
“本官今日前来是为嘉奖。各位皆知北边几州大旱,灾民流离失所,不少来到我云安县。”
“此次我云安县共安置灾民上万人,其中三千人安置到了各村镇。”
“其中又以陈家村安置最多,共有四十四户,三百一十八人,乃其余村镇十倍,当属楷模!”
听到这里,村民们无不挺胸抬头,面露自豪。
虽然昨日就听里正提及,但今日被县令大人当面夸奖,感觉还是不一样。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村子安置的灾民人数竟然是其余村镇的十倍,难怪县令大人都亲自前来嘉奖。
“此外,”又听宁远泽继续往下说道:“本官还要特意嘉奖萧孺人。”
“萧孺人此次为安置灾民捐献了不少银钱与粮食,更献出水泥此等利国利民的宝物。”
“不仅为县衙创收,也为灾民提供了大量上工的机会,实在良策。”
他没有说萧迎大量购买仆人之事,虽然这也算安置灾民,但毕竟是从牙行购买,且属于她自己的财产,还是有所不同。
村民们顿时齐齐看向萧迎,心生佩服,萧娘子的确厉害啊。
宁远泽又道:“经县衙商议决定:奖励陈家村白银百两,匾额一块;奖励萧孺人白银百两,绢两匹。”
此言一出,村民们当即喜上眉梢,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好!”
“谢谢县令大人!”
“谢谢县令大人,大人可真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啊!”
“咱们陈家村真是出息了,这得让多少人羡慕?”
一百两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虽然不多,但这可是县令大人嘉奖的啊,意义不一样。
这要是说出去,其余村镇的人肯定会羡慕嫉妒。
至于奖励萧娘子的更多,那谁叫人家贡献的多呢?现在他们是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
当双方的差距过远,连攀比的念头都无法生出。
欢笑间,几名衙役已经端着托盘上前,其中两盘是雪白的银锭,还有一盘是两匹绢。
更有两人抬着一块两米长的牌匾,匾额上还系着一朵红花。
上书四个大字: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
有村民念出上面的字,笑得更加开心了。
也有人不解地询问:“这是啥意思?”
“就是说咱们行善做好事,乐于施舍救济贫困之人。”
李清风捋着胡须含笑点头,他也是被救济对象之一。
宁远泽颇为讶异,看来陈家村的扫盲很有成效啊,这才不到一个月,村民们就能认出这些字了。
不少村民面色尴尬,他们好像也没做什么,最多帮那些灾民建了建房子,还拿人工钱了呢。
要说还是萧娘子做得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