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她的眉心微微拧起,在一处木板上停顿。

这里是空心的。

警员们迅速上前,合力移开所有衣物和隔板。

随着最后一块木板被取下,一块外侧贴着仿木板壁纸的背板显露出来,在昏暗光线下,几乎与周围木板浑然一体,真假难辨。

莫振邦的指节在板上轻叩,清脆的回响证实他们的猜测。

“老式唐楼在战时预留通风夹层……”他沉吟片刻,“但夹层通常极其窄,连屋契都没记载。”

莫振邦缓缓揭开最后一块面板。

衣柜背板滑开一道缝,黑暗中涌出更浓重的腐臭味。

手电筒的光束照进这个不足四十公分的狭小空间。

“案发时,‘鬼魂’从未离开。”

“甚至在之后的两年里,依然栖身于此。”

这是极其逼仄的空间,宽度仅四十公分,绝无可能容纳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身形。

里面散落着几个空罐头,生产日期显示为一九八六年。角落里还堆着几块发霉的尿布,上面残留污渍。

手电筒光束扫过这一片空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穿透漫长的岁月,他们仿佛看见十年前的场景。

这里曾寄生着一个人,怪异的身影躲藏在暗无天日的缝隙里,贪婪窥视着外面那个“家”的每一个瞬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最后,光束定格在内壁,上面留着用指甲刻出的歪歪斜斜的字迹

“了不起的爸爸。”

第97章 蛛丝马迹。

韦华昇夫妇从前居住的老式唐楼内, 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空间。

当警方手电筒的光束照亮这片逼仄空间,空罐头和发霉的尿布已经能说明一切,并不是所谓鬼魂, 这里曾长期寄生着一个活人。

警员们光是想象有人常年蜷缩在这阴暗的夹层中,就已经毛骨悚然。

在长久的沉默中,莫振邦突然开口道:“全方位拍照取证, 每个角落都不要放过。”

闪光灯接连响起。

有人压低了声音:“这样的空间,怎么能长期居住?和活人棺材差不多……”

“‘了不起的爸爸’,就是凶手吧。”

“肉眼无法比对字迹。”小孙靠近观察墙上的刻痕, “一个是用铅笔写的, 一个是用指甲刻出来, 但除了凶手,还能有谁?”

莫振邦示意梁奇凯尝试进入。

身材高大的梁sir侧身挤了挤, 肩膀直接卡在入口处。

“小孙, 你试试。”

小孙深吸一口气,弓起背脊, 但即便姿势扭曲,整个人都勉强地蜷缩起来,仍旧没有丝毫可能挤入这个空间。

就像旺角警署温督察斩钉截铁说出的那句话,除非会缩骨功,否则案发现场还有第四个人, 怎么可能逃过警方的眼睛?

起初所有人都当这是句玩笑话。

然而没想到, 真凶还真会“缩骨功”。

“背板的抓痕,应该是经年累月留下的痕迹。居住者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进出的动作。”

警方开始对夹层尺寸进行精确测量。

金属卷尺在背板上拉开,经过多次读数、测量、推算之后, 得出结论,这个空间只能容纳身高在110至120公分之间的人活动。

“这个身高范围意味着什么?”徐家乐问。

祝晴陪放放在医院做过体检, 曾经见到张贴在医生办公室的儿童标准身高表。

“五岁儿童的平均身高约为110公分。”

几名警员虽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确凿的数字时,仍不约而同地拧紧了眉头。

莫振邦迅速分派警力请求支援。很快,法医叶医生带着助理赶到,鉴证科的同事也紧随其后出现在现场。

他们利落地戴上橡胶手套,开始有条不紊地收集证据。

“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