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锡正沉默。
兴武帝看他几眼,提醒道:“左相在国事上屡献良策,朕这点家事左相还是不用操心的好,除非哪天朕真的昏了头,致使公私不分乱了社稷。”
严锡正惶恐道:“皇上乃是百世难遇的明君,今日之事是臣多虑了,还请皇上恕罪。”
.
五个深居内宫的皇家子女并不知道父皇选公主府时还遇到了点麻烦,只管跟着父皇出了宫。
永康公主府就在皇城东边的永昌坊,与厚重的城墙只有一里之远,走路都花费不了多少功夫。
永康与秦仁、庆阳兄妹陪着父皇坐在马车里,秦弘、秦炳骑马跟在车旁,进入永昌坊时,秦炳看看坊门上的字,笑道:“父皇,这坊名跟大姐的封号挺像的,既然大姐要搬过来了,不如改成‘永康坊’?外人一听就知道大姐住这儿。”
兴武帝:“照你这么起名法,那朕住在乾元殿,是不是也要改成‘兴武殿’?就京城这些坊巷的名字,早用了数百年了,城中百姓各地商旅延用至今,你给改了,人家找不到地方,白白多出多少麻烦?”
秦炳:“……”
永康:“父皇说的是,我也不想改,这坊里又不是只女儿一家,改名也太霸道了。”
兴武帝赞许地点点头。
秦仁只管扶着凑在帘缝前巴巴打量外面街道行人的妹妹。
公主府到了,兴武帝先下车,扶了长女老三下车,再抱着小公主往里走。
刚来到新鲜的地方,庆阳不喜欢让父皇抱,见二哥都跑进去了,庆阳挣扎下地,追着二哥往里跑。
兴武帝是自己打下的江山,没受过什么皇子教养,所以对孩子们的规矩也比较宽松,随两个好动的去玩,他带着长子长女以及虽然没出息却还算规矩老实的三儿子慢慢悠悠地从外往里逛。
永康这座府邸抄家前就保管得很好,经过三个月的翻新,一砖一石一廊一柱瞧着都崭新崭新的,三路正殿副殿富丽堂皇,引了活水为湖的大花园亦是景色怡人,看得永康都想立即搬过来了。
不知不觉间,永康就改成挽着父皇的手臂并肩而行了。
兴武帝怅然道:“可惜你母后没享到一点福啊。”
他与发妻聚少离多,谈不上多深厚的夫妻情分,但一个为他勤俭持家孝敬母亲抚养子女的贤妻,兴武帝也很想让她过过眼下的好日子。
永康都记不起母后的样子了,便也谈不上多伤感,枕着父皇的手臂,眺望远处的天空,她轻声道:“父皇封弟弟做太子,对我也这么好,母后在天有灵,肯定很高兴。”
兴武帝册封长子为太子并不是为了补偿发妻,只是女儿这么想他也没有多嘴更正,随口闲聊,何必较真。
逛完殿宇,父子四个来了后花园,见秦炳、庆阳跑到了一座假山上,一行人便寻了过去。
庆阳指着西边的宫墙道:“父皇,我看到皇宫了!”
永康闻言,提着裙摆沿着石阶朝上跑去,兴武帝带着秦弘、秦仁慢慢往上走。
山上有观景亭,一家几口很快就坐在了里面休息。
秦炳大大咧咧地问:“父皇什么时候给我赐府?”
兴武帝:“等你文课连续五次考甲等再说。”
秦炳惊了:“真的假的?”
兴武帝懒得理他,更不会回答老二的问题。
庆阳坐在父皇腿上,好奇道:“父皇,我长大了也会有自己的公主府吗?”
兴武帝摸着小女儿的头,笑道:“自然。”
庆阳看向三哥:“三哥呢?”
兴武帝:“你三哥也有。”
庆阳:“那我的公主府要跟三哥的挨着。”
兴武帝糊弄道:“等你分府还有十几年呢,现在不急着定,兴许你长大了就不喜欢三哥了,更想挨着二哥的王府住。”
庆阳瞥向嬉皮笑脸望过来的二哥,一扭头埋到了父皇怀里,逗得众人皆笑。
.
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