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选司与考功司。

文选司负责在京以及地方文官的选拔与任命,除非大有来历的官员直接将关系通到皇帝那里去,让皇帝直接下旨或是给吏部打招呼,否则绝大多数文官的官途都得经过文选司,因此文选司乃是吏部权力最重的一司。

考功司负责考核官员们的政绩,这种考核分为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那种滥竽充数的官员运气好别弄出大差错,也能多混个两三年才会在考功中露馅儿,但考功司给每个官员定的政绩将直接决定了该官员在文选司那里的升职、降职还是免职,所以考功司也很重要。

四月里小公主刚过来时,杨执敏是想安排小公主去文选司的,可庆阳自己选了考功司,因为她觉得文选司虽然权重,但文选司看到的官员政绩根本上还是考功司总结出来的,一旦考功司这边有所纰漏或是被人收买,就会导致文选司可能错把庸官当能臣、恶官当好官。

不久前工部营缮司郎中因为收受商家贿赂被御史台参倒了,工部也有七八个属官牵连获罪,父皇的意思是属官由吏部直接敲定,但正五品的营缮司郎中父皇希望能从地方官员里选出一位才干、品行兼备的,好给工部带来些新风气,而不是从早就深谙京城官场之道的现任京官里面挑。

父皇把他的要求告诉杨执敏,怎么挑人就是杨执敏的事了。

鉴于营缮司郎中是五品官,地方官员只能凭政绩升官或平级调动,杨执敏便让考功司把上次正七品至正五品地方官员各阶考功排名前十的名单都列出来一份,且还要将这批官员待考核的近期政绩于一个月内速审一遍,免得他按照之前的考功举荐官员,结果该官员这一两年刚捅了大篓子,让他在皇上那里落个失职之罪。所以这阵子考功司的官员们都忙得团团转,每人的书桌上都摆了一摞摞的考功文书,有往年的,也有最近一二年等待纳入考核的地方官员政绩答报。

庆阳有单独一间休息室,可以在那边歇晌、解手,但她与考功司的郎中谭詹、员外郎董升元共用一间公房。考虑到小公主刚刚上手还不熟悉这边的运作,这次谭詹、董升元分别负责正七品从六品、正六品从五品官员的政绩审核,庆阳只需负责正五品地方官员的政绩审核。

正五品的地方官皆为郡守。

大齐朝共有十四州、一百八十二郡与一千余县,一州之主官为刺史,一郡之主官为郡守,一县之主官为知县。

庆阳拿到的有十个郡守的考功与履历,没想到十人里竟看到了两个还算熟悉的名字,一个是她举荐给父皇的落魄举人贾方平,如今在扬州会稽郡任第四年的郡守,一个是那位她虽然不曾见过却有着血脉关系的外祖父罗蟠。

三岁的庆阳听母妃简单提起过这位外祖父,知道是当时身为一地知县的外祖父将母妃献给父皇的。

庆阳还记得她与母妃的那段对话。

“母妃,大哥大姐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看不到他,我跟三哥的外祖父也去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