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九月中旬,太子妃吕温容顺利产下一子,兴武帝龙颜大悦,亲自为皇长孙取名为“铮”。
铮,金声也,故又有坚贞、刚强之意,如铁骨铮铮。
庆阳一听到侄儿的名字,就感受到了父皇对大哥仁弱的无奈以及对侄儿的深厚期许。
虽然大哥有些尴尬,庆阳却很喜欢这名,她也盼着小小的软软的侄儿将来能长成父皇那样英明神武。
自此,每日黄昏做完功课,庆阳都会跑到重元宫看看侄儿,大姐姐毕竟住在宫外,早几年外甥外甥女出生时庆阳自己又是个孩子,哪懂得逗小孩,如今她长大了,又与大哥大嫂同住东宫,她陪侄儿的时间越多,对这个小侄儿的情分就越特别。
最亲的三哥出宫了,宫里却多了个比三哥可爱好玩的小侄儿,庆阳就觉得没那么孤单了,心情好,时间过得也好像特别快,眨眼又是一年除夕。
大年初一,梳头更衣之前,刚刚长到十二岁的小公主像往年一样,喊来解玉为她丈量身高。
解玉带着软尺进来时,看到的是散着一头长发的小公主,应该已经通过发了,如瀑的长发顺滑地披落在公主身后,长及腰部。窗外还有些黑,内室里点着十几盏灯台,柔和的灯光下,小公主的脸颊白里透粉,笑着与身边的沁芳说着什么。
无需特意去看,解玉也知道公主的脑顶就快与沁芳持平了,只是沁芳已经二十六了,身段是这个年纪女子常有的婀娜,公主依然年少,更多的是嫩柳般的轻盈。
见他来了,庆阳走到中间最空的地方,身姿笔直地站好。
解玉停在小公主身后,展开软尺,沁芳蹲下去按着软尺的一头,解玉绷直上方,指腹按好刻度后再请小公主过目。
六尺八了,庆阳很满意,马上就要追上母妃了。
洗漱、更衣、梳头,一套下来,天也亮了,庆阳先去重元宫给兄嫂拜年。
秦弘、吕温容已经做好了出发去乾元殿的准备,特意等妹妹的。
吕温容送了小公主一个封红,庆阳收好递给解玉,再从腰间解下一个小小的红绸福袋,凑到襁褓里的侄儿面前晃晃:“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姑姑送你的压岁钱,给姑姑笑笑。”
小小的铮哥儿除了爹娘与身边伺候的人,在宫里见得最多的就是小姑姑了,没有福袋也会朝姑姑笑。
庆阳喜欢的去贴小家伙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