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果然如揭帖上所述,提出请齐王出山,救国于危难。
辅国公、文国公,就连兵部尚书徐大人都磨破了嘴皮子,坚决反对临阵换将。
尤其是:不给齐王一兵一卒去剿匪!
这简直是拿大陈江山开玩笑。
但是太后一意孤行,不为所动。
小皇帝萧千策头昏脑涨,无聊地抠着手指,幻想着有一个大大的栅栏,里面围了无数的羊羊,栅栏门打开,羊羊排队出来
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
“众卿家,有本奏来!”
终于听到这句天籁,萧千策头脑立即清醒,渴望地看向黄德胜。
“臣有本。”黄德胜出列,手里抱着小本本。
萧千策露出洁白整齐的小牙!
“臣也有话要说。”李先贤站出来。
“……”太后心说:又来了,还是扎堆来的。
不过,就算你们说出花儿来,朕都要救娘家侄儿。
“李爱卿先讲。”
萧千策忍不住出口:“母后,是黄大人先说的,应该黄大人先讲。”
黄德胜立即顺杆往上爬:“谢陛下!”
黄德胜一改这些日子的颓废,双目炯炯,脊背比任何时候挺得都直溜。
未开喷,先微微掀了一下衣袍,眼尖的人看见,他官服里面竟然穿着……
寿衣!
“臣,弹劾当朝太后!”
百官:......
早朝前就听说,今儿黄德胜叫家人用马车拉着一个蒙着黑布的庞然大物在宫外等候。
此时恍然大悟,那形状,分明是一口棺材!
黄德胜这是要……抬棺死谏?
第121章 御史把太后骂成筛子,夏大人被抄家流放
黄德胜自从上次弹劾傅璋杀人、贪墨,证据确凿,傅璋却没有被严惩,就已经彻底灰心了。
学子请愿,傅璋被降六级,他看到希望;傅璋被齐王一纸遗诏革职,他以为终于把这个恶人赶出了朝堂,没想到,还不到半个月,又官复原职了。
我累了,毁灭吧!
这些天,他每天上朝就装死,做一条晒干的咸鱼。
可是昨天他收到了一封熟悉的揭帖。
揭帖里说,蛟龙国十万大军压境,梁家军三十万人,哪怕三打一也不想真刀实枪地干,而是想着把丰州、甘州、凉州割让出去。
还想着赔银子、赔粮食,送个公主过去和亲。
至于西南叛军,太后的想法更离谱,容云鹤撤回,去救她的侄儿!
甚至还打算利用高山军彻底除掉齐王府。至于百姓受苦,太后毫不在意。
作为一个御史,这些时日的颓废,令他鄙视自己。
他必须开喷。
“今天臣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临朝听制的太后,不顾百姓死活,置大陈江山社稷于不顾,嫉贤妒能,铲除异己!”
“太后娘娘,臣想问问,你是大陈的太后,还是定国公府的太后?”
“食君之禄就该做忠君之事。每年,梁家军拿到的粮饷均在三百万石以上,整个大陈的军饷,梁家军占了一半。”
“三十万梁家军,粮饷一次都没拖欠过,外敌入侵的时候,不是该他们效力的时候吗?
梁世子作为主将之一,带三万人都不敌别人三千人,粮草丢了,自己被活捉,这样的将军有什么脸面叫朝廷派兵去救?”
“大陈是萧家的江山,大陈是三千万百姓的大陈,太后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三千万百姓的生死。您有什么资格任性妄为?”
黄德胜一腔愤怒,骂起来便再也刹不住车。
“北境不是还没打起来吗?三十万梁家军都还在,定国公府的所有将领都在,凭什么朝廷再派兵救人?”
“太后临阵换将,是借机逼迫齐王上战场吧?”
“齐王应该为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