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只看到咱们西城的学子。都往西城门跑。”
梁幼仪悄悄去找了柳南絮,说要出去看热闹。
女眷出门,要主母同意的。
如今柳南絮协助姜霜管中馈,所以梁幼仪出去省事多了。
柳家延胡索快要吃完,柳南絮有求梁幼仪,自然满口应允。
不过还是叮嘱她:“妹妹,你出去时悄悄的,在外面也千万别弄出是非。就怕母亲知道了不高兴,她数落我一顿不要紧,万一给祖母告状,总不太好。”
梁幼仪满口答应,乘了马车悄悄出府。
街上一片紧张气氛。
朝堂封笔,书院也已经放假,年货也用不着这些学子准备,正是闲的蛋疼的时间。
昨天岑夫子一场演讲,各个书院今天都动起来了。
她们主仆几个不敢在大街上到处走动,去了御街附近的聚贤茶楼,昨天就定好二楼靠窗的雅间。
点了一壶好茶,四样点心。
不多一会儿,两辆马车先后到了楼下,顾锦颜和叶幽弦也来了。
顾锦颜和叶幽弦知道梁幼仪在朝堂被太后冤枉,又被梁知年差点一脚踹伤,又气又恨。
顾锦颜忍不住哭起来。
“多亏了李世子,不然我真不一定躲得开,我还要谢谢他呢。”梁幼仪说,“我无事,你别哭了。”
几人正在说话间,一直在观望的芳龄喊道:“来了,来了!”
姐妹三人急忙趴在窗户往外看,只见远远的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际。
一水的青色长袍,抬着孔圣人的像,更有无数人手执书卷,神情肃穆。
队伍正前方一人,着衮冕、踏赤舄,怀里抱着先帝牌位,正是岑大儒。
街上百姓自发让道,又自发尾随其后,是以队伍越来越庞大。
“国势日亟,律法蒙尘,奸佞误国,痛哉斯言。”
“凡为臣民,咸盼锄奸,以保大陈之万世。”
“民似水,吏如船,船翻船覆不由天。”
......
第68章 学子愤怒请愿,傅璋连降六级
岑大儒是先太子的太傅。
先帝驾崩前,希望岑大儒教导萧千策,但萧千策继承大统后,太后与岑大儒多有不合。
岑大儒被逼致仕。
这是他老人家致仕后第一次出来。
出来,就带着天下学子为民请愿。
尽管仓促,但是岑大儒牵头,又适逢放假,加之御史黄德胜在宫外痛哭,以及西南义军要攻入京城的传言......诸多因素,使得这次请愿活动,声势空前浩大。
梁幼仪姐妹三人,看着街上,请愿队伍由远及近,进入御街,呼喊声也越来越清晰。
“贪者口若悬河,难说清白;廉者心如止水,可鉴古今。”
“清廉人,流芳百世;贪婪者,遗臭万年。”
......
早有武德司的人探到实情,急急忙忙进宫禀报。
千杰昨天在辩思楼探到岑大儒呼吁学子请愿,立即向太皇太后禀报。
太皇太后只说了一句:“天下学子也是为了大陈,不要为难他们。”
千杰就知道这是太皇太后默许的。
所以武德司的人禀报学子请愿,他说了同样的话:“不是气狠了,谁会放着好好的年不过,跑宫里请愿?不要为难他们,学子是大陈的未来,是国之希望。”
都是人精,谁不懂?
一部分人便公然给岑大儒放水,不阻拦,任由他们顺利到到宫外。
千杰慢悠悠地去给太后禀报。
“他们想造反不成?居然敢威胁朕?”
太后有些慌,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见学子请愿,“大理寺会秉公处理,他们闹什么闹?”
千杰道:“请愿队伍马上就到宫外,还请太后娘娘早定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