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的命运能完全由一个人来决定,那我看它们也离完蛋不远了。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得失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的命运,那我给自己留条后路,又碍着党国什么了?”
“赢非一家之赢,输乃万姓之输。”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谛听的独眼专识颜色,沾点红的都跑不了!”
“谛听,你的耳朵能听见一切,难道听不见国党的丧钟?”
互联网二创圈层,第一次掀起了这样的热浪。无处不见《天半》,无人不知《天半》。
《天半》的片头曲《不周山》,已经成为音乐区博主争先演绎的曲目。二胡和渚筒演奏只是基础,钢琴、口琴、小提琴甚至架子鼓,多种乐器的变体演奏层出不穷,拥趸者甚众,动辄百万播放。《天半》官方开办大赛时要求的“单作品十万播放”,早已经不是稀罕事。
《天半》的主演叶初与薛浩东所饰演的李益明与陆怀章二角色,被分别视为青年理想主义者和中年官僚的最典型代表。其中,李益明因智商奇高,行事毒辣,剧中表现被不断截取、研读、分析,甚至到了过度解读的地步。Pi站甚至还为这种现象取了一个戏谑的称呼:益学。
而陆怀章的台词则被截图制成了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如“我的钱包可要造反了”“别偷了!”“金圆券?你还不如给我一包擦屁股纸呢!”“谁拳头大谁有理,谁钱包鼓谁明理”“这等大事,改日再议”,流传甚广。
就连第九局其他的角色,也纷纷鸡犬升天。因为个性鲜明,各有千秋,获得了各自的代表热梗。譬如“稀泥战神”白靖安,“算盘珠子”金鹤鸣,“盘古”崔静崖等。
#白靖安演我上班#
#李益明 陆怀章 中式父女#
#李益明的小嘴抹了蜜#
#李益明写的暗语是什么#
#陆局长贪污数额在现代判几年#
#第九局表情包#
#第九局需要一百个李益明#
#黎如晦 隐患#
#大道之辩#
#陆怀章 改日再议#
#好想跪下来求李益明别偷了#
众多热梗频频登上热搜,引得无数路人点进去围观。知情者会心一笑,不知情者百爪挠心,讨论度越炒越高,话题量越滚越大!
汝关卫视前期预热时买了不下百十个热搜,然而宣传效果,却远不如七月二十日以后的一系列操作带来的影响大。
第352章 大热
更让人惊异的是,《天半》相关的内容,不但在微博、抖音、Pi站等互联网平台上铺天盖地,在微信指数中,也取得了让人跌破眼镜的数据。
微信指数是微信团队在2017年推出的一款数据分析工具,主要用于衡量某个关键词在微信生态内的被提及的频率如搜索、聊天对话、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
虽然微信指数反映的只有微信软件内部的声量,但微信作为一款国民性软件,早已广泛普及,因此,微信指数也算是一款能够较为直观地体现某些事件作品热度的工具。且由于2018年,微信指数功能尚在上线初期,还未被粉圈瞄准,数据比较“脱水”,可信度还是很大的。
在微信指数中,《天半》的指数峰值高居榜首,已经突破了7000万;“李益明”屈居第二,差了一大截,但也有4000万左右。
这是两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要知道,2017年除夕夜的春晚,微信指数也不过8000万!
业内有句玩笑话,“朋友圈火了的剧才是真火了”。此话固然简单粗暴,却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真实的热度试金石。
微信是熟人社交场,能在朋友圈中被分享,意味着这部剧已经有了自来水,而非三毛一条的数据女工。熟人的推广比什么广告都有效果。此外,聊天话题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货币,朋友圈人人追剧时,你不追剧,难免显得落伍,谈资不足。
微信指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