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华冥思苦想,半晌,眼睛忽然一亮:“我们可以让所有规则一起出现!可是怎么一起出现呢?”

商叶初支起下巴,笑容几乎有些温柔:“你去一家商场或者电影院,又或是餐厅,墙上会张贴什么?”

古文华的呼吸急促起来。

大约是几秒钟后,也许有一个世纪这么长,古文华一跃而起,兴奋地按住了商叶初的肩膀:“顾客须知!顾客须知!叶初,你简直是天才!就这么办!大道至简,我们就用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将规则明明白白地展示给观众看!就这么办!”

商叶初垂眸看向古文华落在自己肩上的手,而后抬起头:“这很好。电影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越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剧情,受众才越广。

古文华像是生怕自己忘了这个灵感,立刻提笔,唰唰唰地记在了纸上。字迹龙飞凤舞,相当潦草,除了他自己,没人能看懂。

写完后,古文华一捶手心,兴奋地在商叶初面前走了起来,口中不断喃喃自语。

商叶初静静地看着他兴奋的姿态,半晌,才提醒道:“既然剧本已经改头换面,那么叫《规则杂货店》就不合适了。”

古文华停下脚步:“这个我倒没想好,改名这么大的事情,总得跟你和季总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商叶初坐直了身子,神色平静,“我已经想好了。你说的很对,大道至简,越言简意赅越好。”

商叶初提起笔,在草稿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三个大字。

《规则街》。

第328章 煮石头的人

商叶初小的时候,在某本鸡汤文学上读过一个故事。

故事名叫《汤石》,大意是,一个乞丐来到一个村庄,向村民要一锅热水,说自己可以用一块石头煮成汤。一锅热水对村民们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就同意了。

过了一会儿,煮着石头的水开了,乞丐舀了一勺水,喝了一口,说道:“啊!这真是我生平所喝过最美味的汤!如果再来一点洋葱就完美了。”

一个村民就拿来了一颗洋葱。

乞丐将洋葱放进去,又喝了一口,又道:“啊!这汤真是太棒了!如果再加一点盐,将是我平生喝过最好喝的汤!”

另一个村民就拿来了一把盐。

乞丐不断使用这套把戏,引导村民往锅里加蔬菜、蘑菇、肉类等食材,最后果然煮成了一锅真正的汤。每个村民都分到了一碗,一喝,欸,果然是从来没有喝过的美味!

商叶初小的时候看这篇故事,啥也没看懂,光顾着对那锅汤流哈喇子了。长大之后再次读起这个故事,只觉得这一整个村子竟然找不到一个智力水平正常的人,全村被一个外来乞丐支使得团团转,也是够罕见的。

故事下方的“名师导读”中耐心地写道:本故事的核心是“协作与分享”群策群力,每个人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群体价值。

现在,坐在前往幸福商业街的车上,商叶初再次回忆起了这篇故事。

想不到有一日,她商叶初也要去做煮石头的乞丐了。

定下导演之后,商叶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幸福商业街定为《规则街》的拍摄取景地。

如果是一条处于旺季经营期的商业街,这一步可有的磨。青凭娱乐需要挨家挨户谈妥补偿、停业协调费,签订各种协议,定下拍摄时间,商讨是否允许夜拍、是否允许外景美术布置等等。还有什么交通疏导方案、安保方案、周边住户意见。光取得所有人的同意这一件事,就要花费大笔的钱和时间,能把人磨成抑郁症。

好在,幸福商业街现在生意凋零,人走茶凉,除了不愿意挪坑的老街坊们,基本已经没啥人了。交涉压力便大大减轻了。

会议地点定在赵大叔家的烧烤店。这家店是步行街店铺中为数不多的宽敞地方。商叶初通过“相亲相爱幸福街”群聊联络了众位街坊,又请胡奶奶和陆阿姨出面,强硬地督促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