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官员纷纷站在了平昭公主一边。这些穷酸文人、芝麻小官,亦或是武举选出来的小武吏,在朝堂上辩得面红耳赤,在民间大写特写诗词歌赋,辩论之文,拼死拼活地为平昭公主在舆论上打通道路。
时间线闪得极快,几乎让观众目不暇接。转眼间,尘埃落定。
登基大典的前一日,平昭公主来到先帝的停灵处。
平昭公主站在先帝的棺椁前,垂眸注视着自己的生父的脸。先帝爷被医官仔细地拾掇过,遗容甚美,标致极了。
下人被屏退,此间只剩下一个活人和一具尸体。平昭公主注视父亲良久,两片缺乏血色的嘴唇忽然动了动。
“父亲。”
死人自然无法回应。不过平昭公主也不在乎。她继续道:“我一直知道母亲是怎么死的。”
画面随着平昭公主的记忆闪回。
还不是皇帝的皇帝在府宅中被人刺杀,皇帝武力甚强,刺客难以杀他,且战且退,到了厢房中,挟持了一个人质。
那正是先皇后,平昭公主的母亲!
刺客早就听闻皇帝皇后识于微时,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感情甚笃。料定皇帝投鼠忌器,叫嚣着要皇帝放下手中的武器。
皇帝犹豫了一下,没有放下手中的剑,但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府中是皇帝议事的机要处,正在皇帝与刺客僵持之时,皇帝手下最重要的谋士恰好路过,见此情状,不由一惊。
刺客当然认识那个谋士,登时兴奋不已,夹带着皇后向谋士奔去!
说时迟那时快,皇帝手中银光一闪,飞身一跃,一剑将皇后和刺客串成了糖葫芦!
刺客惊愕的眸光凝固在眼中。
皇后中剑的位置相对较偏,没有像刺客一样立刻死去,但也受了重伤。即便如此,她依然用那种温柔而不舍的目光望着皇帝,眼神中没有丝毫怨怼的意思。
那个死里逃生的谋士名叫吴智。在吴智身后的一扇小门后,一个七岁的女童捂着嘴,望着眼前的场景,一声不出,仿佛已经被吓呆了。
画面一转,平昭公主从回忆中抽离,嘴角噙着一丝温情的笑意:“在这天送您和她团圆,她会很高兴的。”
“但是”
平昭公主一字一顿道:“我做这一切,并不是因为想给母亲报仇。换我在您当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