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1 / 2)

若非机缘巧合之下,巴元、阿萝觉察蛊情,事态定会更加严重。

“子玉!”呼唤匆匆而来。

――二人攀谈至此,阿萝已走出殿外。

川连收声,退居一旁。魏?^也不纠缠,只提步,迎上阿萝。

“状况如何?”他低声道。

阿萝颦着眉,眨动明眸,有些困惑:“陛下他……”

“他静静想了一阵,便说他知晓了,又取来物件、叫我交付与你,之后便离开了。”

物件?魏?^道:“什么物件?”

阿萝摇头,抬起小手,呈至魏?^眼前。

五指徐徐舒开,藏物水落石出――竟是一块铜制错金小符,形如长啸猛虎!

魏?^心神一凝,明了越帝意图。

他唤道:“川连。”

川连一怔,身体比心智先行:“属下在。”

魏?^抬眸,对上他,凤眼凌厉、辉光似淬,声线平稳如初:“捉拿巫族祭司一事,倘若本王托付于你,你可愿领命?”

川连闻言愕然,一时思绪纷涌。

审问暗桩时,他也在场,知那巫族祭司将于两日后抵京。依照从前行事,他本该立时遣人追查,却因当下处境尴尬,不敢擅自动作。

他从来不曾奢望,魏?^至今仍愿信他。

“属下万死不辞。”

言罢,川连抱拳作揖,旋身要走。

岂料话语率先追来――

“如果……”

川连步伐一滞,不禁回身看去。

视线所及,魏?^背月而立,面庞不落明光,纵有阿萝在旁,不减风骨峭峻、冷沉迫人。

“如果,”他道,“没有誓言牵绊,不必抹去姓名……”

“你只是你,会去做什么事?”

川连愣住,竟觉喉头喑哑,溘然发不出声音。

很快,他又笑了,想这问题虽不熟悉,但也并不陌生――在郑雁声表明心意的那夜,他推开了她,却也陷入类似的遐思。

他不该想的,因那是触不可及的奢望,也是难解的枷锁与樊笼。

可他确实想过:“殿下见笑了。”

“我会盘下一间酒楼,做些美食,以烟火谋生。”

“若能与三娘子相逢……我会追求她,守护她,与她儿女成群、相伴到老。”

魏?^低首,不再看他。

“知晓了。”

阿萝位处他身侧,忽见寒光一闪。

骇人的夜被撕作两半。这一半,映出分明的月,与遥对者滞怔的神色;另一半,照彻无波的眼,仿若锻铁,炼出决然万千。

剑锋划破手掌,鲜血顺腕淌落。

魏?^平静,话语掷地有声――

“江阳宋氏,知恩报德,信感阴阳,诚动天地。至今四朝有余,忠贯日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今,魏氏七世二子?^,以血为证,誓告祖先。”

“风波过后,假使我命安在,定解前人之誓,许宋氏宽宥,允其名正言顺,子孙后代不受恩情所困,从心择业,行走光明!”

作者有话说:

章末有引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与《昌黎集-卷十八-与孟尚书书》。猜到剧情的宝宝评论踢我一脚,我来发小红包!我记得有人猜到了!(尖叫)

第118章 破晓时

字句抛落, 如玉振金声,惊得川连愕然怔立。

他凝滞, 仿佛石像, 半晌才抬首,再度对上漆黑的眸瞳。

那仍是狼似的、冷冽的双眼,稳如冰河,不露破绽, 内里森严赛雪欺霜, 几与从前别无二致。

魏?^确实没有改变――破开雨夜的一缕天光, 在他眸底从未熄灭。

川连如梦初醒,记起了暂忘的所有。

面前之人居高临下、赫奕威仪, 却于他恩同再造,曾带走身骨支离的他,罔顾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