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 / 2)

魏?^眉宇冷沉,并未立刻作答。

忽然,人群爆发欢呼,自厢房如潮涌来,应是阿萝诊疗有效、令孙七郎恢复了神智。

“指教称不上。”

魏?^的话语就夹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声潮之中――

“不过与你聊聊本王近来的见闻。”

“翼州涝害,神女降世,化身巫族医女,防范时疫,妙手回春,可起死人、肉白骨,受百姓赞誉、文人赋颂慈悲……这样的传闻,你可曾听过?”

作者有话说:

文中提到的小儿惊风,经过了我的篡改和杜撰,与实际生活里的小儿惊风不太一样,大家不要考据哦。关于四证八候的知识来源于《活幼心书》,具体的诊治我看到有篇论文还挺有意思,但我知道宝宝们肯定不感兴趣,所以先不写名字了(。

[1]引自《幼科释谜-惊风》。

第87章 杏林芳

入耳的字句斩截利落, 听得段明神情一肃。

他抬目,观察魏?^, 只见身边人的眉宇锐如刀锋, 不存半点动摇。

至此,弦外之音已分外清晰。所谓神女说辞,并非坊间传闻,而是肃王一定不易的命令, 系要借百姓与文人之口, 为阿萝缔造神话。

段明了然, 道:“在下确有耳闻。”

魏?^于他本就有恩,阿萝又是他倾慕之人, 他万没有推辞的理由。

“不过……”他顿了顿,续道,“神女玄妙莫测, 翼州众议纷纭。在下听过的那则传说, 未必与殿下的见闻一致。”

魏?^道:“但说无妨。”

段明垂首道:“在下听闻,翼州受害,神女悲悯万民苦难, 特此降世化灾。”

听见这话, 魏?^挑眉,好笑似地睨了段明一眼。

“确实不同。”他道,“本王听闻,水害乃阴阳之凶,今上修政祈禳、化凶为吉, 神女受其感召, 故而救苦解厄。”

两类说法泾渭分明, 内涵大相径庭。

段明心知其意, 垂首道:“原是在下耳闻有差,多谢殿下指正。”

魏?^淡淡嗯了一声,不再开口。

一时间,二人陷入沉默,并肩于游廊之下,身影萧条如林。

恰在前方不远,阿萝迈出东厢房。甫一见她,等候的孙家人立时上前,与她絮絮问过什么,便破涕为笑、转忧为喜。

看来,因有阿萝诊治,病发的孙七郎已平安无恙。

魏?^见状,眸光一柔,漾开清明的欣赏。

对于如此情景,他早有预料,眼下当真目睹,心底的喜悦却远远超出预期。

这喜悦既是为阿萝,也是为孙家人――阿萝只说自己贪心,他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与她一样,无论爱侣或子民,都不愿放弃。

“殿下。”段明忽然开口。

魏?^目光未转,下颌微抬,示意对方继续。

段明又道:“在下有幸听得神女事迹,愿作诗赋词,描绘今上仁政、神女慈悲。”

话已至此,便是这差事叫人应下了。

魏?^这才转首,与段明视线相对。他凤眸深邃,噙着一丝难得的宽和,口吻也格外轻松:“既如此,你当耳聪目明、多方采风。”

“不出明日,自将有人再请神女医治。”

段明称是,才应声,便见魏?^玄袍低拂,似要扬长而去。

“殿下!”他连忙唤道。

魏?^身影一顿,并未回头,只待人开口。

可他停下了,段明反而收了声,两唇紧闭着,神情困惑而为难。

“说。”魏?^沉声促道。

段明迟疑半晌,终归没能忍住,试探道:“殿下为何不问在下与阿萝娘子的交情?”

自与魏?^重逢起,这个困惑始终盘亘他心中。

动身支援翼州前,他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想肃王阴晴不定、睚眦必报,明知他心许阿萝,定会如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