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2)

阿萝点头,又抬手,如此往复,针对症状,逐一给出解答。

“唰唰。”纸张翻动。

病案转瞬而过,阿萝对答如流。

透过余光,她发觉,巴元舒展长眉,相较先前神色,已缓和许多。

很快,医技之试进入第三道关。

阿萝立于主位前,静待老人提问,有些紧张。

正局促间,便听巴元道:“如有贫贱者疾而求医,你如何处之?”

阿萝不假思索:“自是要救。”

“医术乃仁术。医者理当视人如己,不分贫贱,认真救治。”

说出此话,她确实出自真心――面对误入小院的野兽,她都不顾自身安危、努力医治,更不必提对待活生生的人了。

巴元点头,神色变化不多。

他又道:“如有犯科者疾而求医,你如何处之?”

听过提问,阿萝不禁一怔。

她在书中读过,无论是越国还是巫疆,都存有律法、不得违背。所谓犯科者,自然是违背律例的坏人,哪怕救了,按照律法,兴许也无法存活。

阿萝垂眸,思索片刻,才定下答案。

她道:“仍是要救。”

“凡是求救之人,医者都应救治,不问长幼、贫富、愚知、怨亲。此人违背律法,便依律法去处罚他,与我行医救人无关。”

巴元眯目,自阿萝眸间,捉住一泓倔强的浅光。

他勾笑,转瞬又冷脸,再问道:“如有亲缘者疾而求医,你如何处之?”

――亲缘者,疾而求医。

阿萝闻言,心口一痛,气息顿然凝滞。

亲缘者疾而求医,正如蒙蚩罹患痨病,是她当下身处的困境。

她一时不答,只垂眸,将十指攥入掌心。

巴元见状,眼底淌过一丝失望。

他知道,无论何人,面对亲缘患病,都会焦灼、痛苦、悲伤。但依他之见,医者所能做的,以及医者必须做的,远比常人更多。

方才,他见阿萝医术精湛、毫无差错,本还以为,她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复。

医者最需修心,她方寸大乱,倒可惜了一手好医术。

思及此,巴元支杖起身。

他正要下逐客令,忽觉清辉一摇――

那垂首、敛眸的少女,此时已抬起头来,泪光闪烁,眼波却分外凝定。

她道:“要救的。”

“非但要救,还要学、探、知、破。”

这是阿萝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的态度、志向与心愿。

自从得知蒙蚩患病,她痛苦许多,也流泪许多,只觉如被抽去心神、硬生生割开魂魄。

至亲患病,医术无治,该当如何――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阿萝可以确信,此等痛苦,除她之外,定有旁人与她一同承受。

所以,为蒙蚩、旁人,也为自己,她必须做些什么。

“救我至亲,伴随左右,平息痛苦;学我所思,至精至微,分毫勿失。”

“知我有限,识人生、医术有涯,不寄奢望,不存执念,更不求逆转生死。”

“破我所困,识勤思、笃行无涯,博采众术,不拘于一方一药,以期攻克艰难、造福后人。”

一番话[3]掷地有声,充盈雅间之内。

巴元缄默不语,抬眼再望,对入一双明澈的眼眸。

面前,阿萝纤薄、娇小,肩膀柔瘦,仿佛难担重任――但在此刻,老者已然知晓,她是石罅里迸出的野花,单纯,清丽,无比坚韧。

短暂的沉默后,雅间内振出畅快的笑声。

巴元拊掌,连连叹道:“小丫头,你着实令老夫大开眼界。”

阿萝仍绷着心,尚未自情绪里脱出,忽听他称赞如此,一时面露茫然。

她懵懂,湿着睫,轻轻啊了一声。

见她呆愣,巴元收笑,恢复严厉,道:“呆笨。”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