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城中传言你可听说了?”皇上问道。
太子假意犹豫不决,“儿臣有所耳闻。”
“在寿宴开始之前,必须处理好此事!”
“是,儿臣遵旨!”
城中传言说威勇将军乃是太后的义兄,自幼在宋府长大,与太后青梅竹马。而后太后入宫,威勇将军远走他乡。几年后,威勇将军建功立业,成为赵国的一员猛将。
威勇将军在朝中站住脚跟之后便与太后“再续前缘”,两人经常私下见面。
说不定先帝早就怀疑皇上的身份,要不然为何先帝迟迟不肯立太后所生嫡子为太子,反而对贵妃所生的烨王宠爱有加,甚至于想立烨王为太子。
城中传言闹的沸沸扬扬,这些传言全都被皇上知道的一清二楚。
传言神乎其神,怀疑的种子已经在皇上的心中埋下,他暗中派人调查此事。
“陛下,属下刚刚审问了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她说太后确实与威勇将军的关系非同一般。她说当年,曾大半夜的看见威勇将军从太后的寝宫出来。这么多年来,太后与威勇将军时常书信往来。”侍卫战战兢兢的说道。
皇上的心沉到湖底,难不成他真是太后和威勇将军私通生下的孽种?
不,他不相信!
“你先下去吧。”
皇上不会因为太后身边老嬷嬷的三言两语便轻易相信,他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都弄明白!
宁王府
“殿下,皇上已经派人去查太后与威勇将军了。”侍卫对宁王说道。
“很好,只要父皇看到了那些书信,那便由不得他不相信了。”宁王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
宁王慢慢勾起唇角。好戏马上就要上场了!
46. 指认 儿臣请恳求父皇做主!
“陛下, 太后娘娘想要见您。”福公公对太后说道。
“摆驾夙和宫。”
自上次刺杀时间后,太后一直被软禁在夙和宫。
夙和宫
“太后娘娘,陛下一定会来的, 您不必担心。”宋嬷嬷说道。
“哀家知道他会来。”
知子莫若母,好歹是她十月怀胎所生, 她多少知道皇帝的心思。
谣言传的沸沸扬扬, 他自然坐不住。
“皇上驾到!”
皇上穿着常服走进夙和宫。
“儿臣参见母后。”
“哀家还一位皇上不愿认哀家这个母后了。这都几个月了, 皇上一次也不曾来看过哀家。”太后谴责道。
“是儿臣的错。这些日子国事繁忙, 忽略了母后。”
太后不以为然。
“罢了,言归正传,今日哀家叫你来便是为了传言之事。”
“那就请母后告诉儿臣,您与威勇将军究竟是什么关系!”
太后坐在椅子上,从容不迫的面对皇上。
“传言半真半假, 威勇将军确实是哀家的义兄。当年哀家的父亲从外面带回一个孩子, 以义子的名义养在府中。我们两人虽没有血缘关系, 但却比亲兄妹更加亲近。后来, 哀家进了宫,他离开了宋府, 参了军。”太后对皇上说道。
皇上面色阴沉。
“所以,传言说朕是母后和威勇将军所生,究竟是真是假?”皇上问道。
“自然是假的。”太后反驳道。
“哀家进宫之后便没有再与他联系。他从未与旁人提及他是哀家父亲收养的孩子, 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廷站住脚跟, 成为了战功赫赫的威勇将军。
皇宫守卫森严,若哀家真与威勇将军有什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瞒过先帝?”
“如此,朕便放心了。后天是朕的生辰,母后今日便搬回慈宁宫吧。届时, 朕等着母后出席。”
皇上走后,宋嬷嬷笑着对太后说:“皇上果然还是孝顺太后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