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谋财害命不成?”

李母没接话,心里想的可不正是这些,觉得他们要谋财害命。

孟思归说:“老夫人你大可安心,我们陛下宅心仁厚,为了安置你们这些北边来的人,亲自下令修了这临时的安置所,就怕你们饿着冻着。你们在别处可曾见过这样的官府?”

这点李母确实无话可说,她是从未见过如此好说话的官府。

李桐赶紧过来赔礼道歉:“大夫,实在抱歉,我娘急躁了些,才对你出言不逊,请你千万不要跟我们计较。”

孟思归无所谓:“无妨,都是人之常情。这法子是我家陛下发明的,当初我还在给天花病人治病,种了牛痘之后,我完全没有被传染上天花,这法子确实管用。你们不信我的话,等两日再看吧。”

过了几日,李家这些人的症状都有了明显的好转,并没有一个人病情加重,他们才开始相信孟思归的话。

隔离期满后,李家人终于获准入城,在番禺城内租了房子住下来。

李桐去太学报到,又去一鸣社认了门,听其他学子说起官府对天花疫情的处理办法,暗暗惊叹广州朝廷反应神速与有效应对,跟北面的朝廷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他终于确信,自己来广州是对了,广州朝廷就像个生机勃勃的健壮少年,而北边朝廷则是个沉疴在身行将就木的风烛老人。虽然萧祎的年纪并不比萧彧大,但的的确确就是这种感觉。

第125章 儿子

治平三年, 萧彧建元太初。他称帝时并没有建年号,到广州后,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 终于确定了方向和目标, 也有了信心, 才决定颁布年号。

太初元年三月初一,萧彧统辖的广交崖三州组织了第二次选拔考试。三州参加选拔考试的人数超过千人, 其中有超过二百名来自北方的学子。

最终录用二百七十七名, 大部分都分配到各郡县乡为官吏,从基层做起。所有官吏三年考核一次,再进行职位调换升迁。

也是在这个三月,裴凛之亲自率兵北上, 攻打江州的晋安郡与梁安郡。两个月后, 裴凛之班师回朝, 顺利拿下了晋安郡与梁安郡,

萧彧的地盘已经扩张到了萧祎的眼皮子底下。

而此时萧祎正饱受天花疫情之苦, 本来要重新扩建的水师因为疫情迟迟没能完成目标,南下攻打广州的计划也被搁浅。

等接到前线信报时, 萧祎差点没气吐血, 他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然而群臣一个个都三缄其口, 没有一个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萧祎冷笑:“你们一个个事不关己的样子,是不是觉得我倒了, 换了萧彧来当皇帝,你们照样还能稳坐这个位置, 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我看你们是做梦!”

群臣没人说话, 但没有一个人将萧祎的话放在心上。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朝多少代, 不管换了谁当皇帝,也都影响不到他们的荣华富贵。

所谓皇帝,也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况且他们对萧祎已经厌倦了,本以为扶上一个没有根基和背景的皇子上来更容易操控,结果这是个愣头青,处处给他们找不痛快,换个人来当未尝不可。

虽然萧彧的做法跟以前的皇帝有所出入,他开了考试选拔官员的先河,给了低贱的寒门和平民上升的空间。

但考试还是要看成绩的,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非常自信在这方面是不会输给寒门与平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