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更远,怎么总比自己还先到家。

闵翀见他回来,朝他招手:“裴将军回来了,正好找你。明日起,便不去步兵营了,随我去船上训练吧。”

裴凛之皱眉,这家伙竟然还指挥起自己来了,不知道谁才是上司。

萧彧说:“闵当家下月便要出海,他走后,水师便无将领,所以此事非你莫属,凛之。”

裴凛之听见这话,顿时不再反驳:“听凭郎君安排。”

第76章 震慑

最近大家都很忙。闵翀忙着跟裴凛之交接水师, 萧彧忙着为出海的船只准备货物和食物。

这次出海准备的时间要比上一次充分得多,所以货物也要多得多。但这次出海的船只也比上次多,共有四艘, 所以他们准备的货物还是填不满四艘大船。

出海之前,窦七爷带着船只去广州和越州收购了足足一船茶叶和丝绸, 这些东西价格昂贵, 到了西域,几乎能够卖出十倍以上的价格。

若是能够安全返回,那就真正的暴富, 这也是人们不畏艰难险阻要走丝绸之路的缘故,暴利让人们愿意去冒这个险。

二月底,闵翀带着四艘装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纸张、雨伞、小铁器的船只再次踏上南下的征途。

这一次出海的,除了上次出海的原班人马,还有不少原来闵翀的海贼弟兄, 这些人常年在海里讨生活, 都深谙水性和海洋的习性。

这一次, 吉山也当了一船之长,闵翀一直带着他,打算将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以后萧彧称王称帝了,他要做户部尚书,这海上贸易将会是帝国的一大经济来源, 可不能断了, 得有人继续走下去。七爷年纪大了,吉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船队离开之后, 崖州的学塾也开学了。

虽然做了不少的宣传, 在各地修建学塾的动静也不小, 但招到的学生并没有萧彧预想的那么多。

呈现出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上学率高, 偏远贫穷的地区学生少的现象,有的学塾仅有几个学生。

这还是免费教育,若是收费的,怕是很多学塾都招不到学生。

百姓远未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尽管只有几个学生,夫子也要上课,这有点类似于去偏远山区支教。

萧彧对学塾的现状非常不乐观,这些夫子都是为了能参加选拔考试才来的,如果一年后没有通过选拔考试,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继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