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离世,她这几天都窝着不想动,根本也不愿理会外头的事。

今日出来见谢惟,是头回打起精神。

“出了什么乱子了?魏婕妤管事,应该是最按规矩来的吧。”谢玖问起。

赵行谨无奈,“她又是犯了老毛病了,规矩太死。”

谢玖皱眉,“想是有什么内情?”

杨止安在旁瞧着,便上前解释了原委。

原是魏婕妤发现宫中奴才们的用度消耗上,有很大的浪费,譬如这冬天用的炭火,奴才用的是最低级的灶碳,这种炭火虽不经烧但便宜,所以给的量就很多,只是这炭烧起来烟重,就有人将这些灶碳拿出去,三倍量的灶碳换了一倍量的白炭来烧。

若是只烧灶碳取暖,是用不了这么多的。

还有些人,不愿用这炭的,干脆就直接全卖了换银子,冬日熬着。

原本京城的冬天也就不算太冷,平素白天大都在当差,也只有夜里歇下能烤烤火,窝在被子里也是差不了太多。

旁的事情也多,就不例举了,而今马上入冬,炭火的采买正好提上日程,便成了第一桩撞进魏婕妤手里的事。

魏婕妤下令,用炭量减了不少,保证奴才们够用就行,不叫他们能拿着公家的东西去谋私利,但是另外定了规矩,多给宫人们供应热水。

热水在如今也是好东西了,毕竟不像后世,打开热水器就有,现在还得现烧,烧开了用煤炭温着,费时费力,也费炭火。

如果在没有炭火减量的前提下,多给供应热水,宫里的奴才们定然是感激魏婕妤的,可偏偏魏婕妤是先动了他们的利益,那这只能暖身子,不能饱肚子也不能换银子的热水,就不够稀罕了。

奴才们本就觉得日子苦,如今便是更觉得被压榨了,连炭火都舍不得多给了不是?

于是宫里议论纷纷,怨声很大,这便就闹到皇后跟前去了。

皇后先是把人叫去未央宫,委婉的提醒了一二。

但魏婕妤觉得自己并未做错,回去后,便将那几个带头闹事的奴才叫去钟粹宫,想着杀鸡儆猴,按宫规把人处置了一番,想着借此震慑人心,正一正宫中风气,却没想到反而更坏了事。

第141章 是好事

“如今太后也晓得了此事,今早又将魏婕妤叫去福康宫说话了呢。”杨止安道。

谢玖听罢,眸子动了动,“魏婕妤也是想节省宫中开支,但奴才们本就日子清苦,从他们手里扣东西,这自然会叫人心不平。”

这和治国是一样的道理。

百姓们困苦,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皇帝,如若不然,暴乱、起义,这都是会发生的。

对前朝皇室和宗亲权贵来说,赵行谨这个以藩王之身攻入京城夺下龙椅的人,是逆贼,但对大靖朝的百姓们来说,他就是来拯救众生的明君。

谢玖说完这话,赵行谨只是沉默着,没接。

见状,谢玖心下微动,便又主动继续道。

“要说浪费,论起来其实膳房里头的浪费是最大的。”

“就说臣妾自己吧,每日的膳食份例,都是吃不完的,臣妾便都赏给了下头的人,这还算好点儿,别处,可不一定如此,而若无主子允准,奴才们又是不敢擅自分食这些东西的,都是倒了。”

赵行谨听到这里,倒是赞同的略略颔首,随后谢玖便继续道。

“臣妾想着,若要节省开支,不如从膳房里起头,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弃之,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派人稽查,若有违者,按宫规罚处。”

“这倒是个法子,就按你说的办吧。”赵行谨沉声道。

杨止安见状,立即就下去传话了。

说罢这个,赵行谨又看向谢玖,面上带着几分担忧。

“朕看你这段时间休息不好,气色也差了许多,这协理六宫的事情,若你不想理会,就抛开了去,太后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