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 / 2)

她的眼睛亮了起来,当即便要开口,可是还不等她说话,御阶之上的天子便搁下了手中方筠的户籍文书,沉吟片刻道:“陆爱卿,即便你能证明真正的方筠另有其人,却也不能断言此事与枢相有关,说不准是此女诓骗了枢相,齐爱卿毫不知情呢?”

天子此言实在与沈西泠的绸缪不谋而合,她欢喜极了,恨不得立刻就让天子将自己处以极刑,把一切冤孽都了断干净,不料身旁的陆征却又道:“回禀陛下,臣还有证人,可证此事是枢相一手操办。”

160. 对簿(3) 凌厉如修罗出鬼门。 慈悲……

“哦?”天子扬眉, 似乎更加诧异,随后神情严肃起来,“带证人上殿。”

陆征又是一拜,折身又朝殿外宫人招手, 殿外宫人又会意地匆匆而去, 过不多久又领了一人出现在大殿门口。

来人是个身穿甲胄的年轻男子, 上殿前先取下了腰间佩剑,入殿后下跪拜天子。

天子问曰:“堂下何人?”

那人跪答:“启禀陛下, 臣乃廷尉属官,四年前曾任建康城门守将。”

天子颔首, 又问:“卿有何事要奏?”

沈西泠望向那个男子, 他的脸极为普通, 让她毫无印象,可一听“城门守将”四字, 她便乍然想起了四年前与母亲逃狱时的光景。她想起在齐婴来救她们之前, 她和母亲曾被城门的守将捉住,他们将父亲派来的游侠狠狠地按在雪地里, 刀枪剑戟围绕着他,他们还对她和母亲步步紧逼……

沈西泠又一次看那男子的脸,忽而四年前的记忆鲜明了起来,这人……这人就是……

那男子朗声答:“四年前大雪之夜臣于城门镇守,当晚廷尉恰有二名逃犯,臣等奉命盘查出城者身份。当夜此女与其母在一游侠的护卫之下欲出城, 臣见其形迹可疑, 便欲缉拿盘问,不料却遭枢相制止。小齐大人称几人为其府上逃奴,不允许臣等再行盘问, 强行将人带出了城。”

那男子平铺直叙说得干干巴巴,可四年前的光景却立刻出现在了沈西泠眼前。

她想起那天的大雪,想起母亲病倒在自己怀里的苍白,想起那游侠被甲士击倒后向她们望来的那个眼神,想起她在没顶的绝望中忽然听到的那一阵车轮和铜铃之声,想起齐婴从马车上走下与她对视的那个神情……

她想起了那时的一切,同时也仿佛当真回到了那个场景,她甚至在此五月盛夏感觉到了当初腊月飞雪般的寒冷。

遍体生寒。

朝堂又是一片哗然,天子的眉头亦皱得更紧,他问曰:“时隔四年,你怎还能记得当时那女子的容貌?会否是错认了?”

那人侧首看了看沈西泠,复而断然答:“此女当时年幼,但容貌已与今日相差无几,且眉间生红痣,臣绝不会错认!”

这话实在说得很是令人信服。

朝堂百官早在沈西泠被宫人带到殿上的时候就为她惊人的容色所震,尤其那眉间一点红痣漂亮得不像个真人,比这世上最高明的画师画出来的还要精细,但凡见过她的人都必然难以忘怀。

他们纷纷都信了,继而交头接耳地议论了起来。

天子闻言点了点头,似乎也觉得这个说法颇为可信,他想了想,又看向陆征:“陆爱卿,方才朕听说四年前廷尉在缉拿逃犯?不知当时要抓的是何人啊?”

纵然当时沈西泠的心早已沉到了谷底,可当听到天子这一问的时候仍感心惊肉跳。

她仿佛坠入了一重迷雾,当雾气散开的时候她便看到了无数淬着剧毒的刀锋,她想要躲避,可是却被这一切紧紧地包围。

她听到那位陆大人又说:“回陛下,臣已查过当年卷宗,当时缉拿的乃是罪臣沈谦的外室和私生女。”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真是炸开了锅!

沈家!

这美貌无比的小丫头难道竟是沈谦的遗孤!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蠢货,脑子一个个转得快极了。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