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算在她头上,当她请客便罢。
彼时齐婴瞧着小姑娘眼中隐隐的志得意满一时失语,过了好半晌才啼笑皆非地答了一个“好”字。只是小齐大人官位太高、出身又太显赫,别人请他他都不一定赏脸会去,自然就更不会主动做东了,是以沈西泠沈大老板的竹杠,齐二公子至今还一回都不曾有幸敲过。
不过这间隔间对沈西泠本人而言还是很好用的,这回与杨东相谈,便是约在了这里。
她因是做东的人,自然到得早些,水佩和风裳一左一右在她身后伺候,宋浩堂也陪同在侧。
对方亦是守约的,时辰一到便准时而来。
一行三人,都是男子,两个作家仆打扮,为首的那人应就是杨东。
他生得高大孔武,肤色黝黑,似乎经常皱眉,因此眉头有很深的皱纹,气韵显得十分凌厉。他右手的大拇指戴了一枚玉扳指,倒和传闻中一致,听说他痴迷玉器,犹爱这枚玉扳指,随身戴了好多年都不曾摘下过。
双方见过了礼,对方便也落座。
怡楼中的小厮为杨东上了茶,他执杯品了一口,抬头对沈西泠笑道:“杨某一早就听说小姐年纪很轻,只是没想到竟年轻至此,可见后生属实可畏啊。”
沈西泠客气地同他点了点头,随后淡淡一笑,道:“我亦没想到,杨掌事会是如斯慎重之人。”
杨东闻言挑了挑眉,眼睛一转,问:“小姐何出此言?”
沈西泠扫了他一眼,平平静静地道:“今日我请掌事前来是诚心商谈,掌事却请人代为相见,不知是怀疑我心不诚,还是觉得我年少历浅好糊弄?”
三年时光,让沈西泠改变良多。
她仍是柔和文弱的,可在商道上行走三年,总是多了见识,谈吐便愈发稳健。尤其是她与齐婴相处得时日益久,便潜移默化地与那个男子越发相像。他是上位之人,行止间总有种难言的贵气和威严,本是旁人模仿不来的,可久而久之却被她学去了几分,此时扫视对方的那一眼便显得极有力道。
虽不含怒气,却莫名有种矜贵之感,令人不敢逼视。
她这话一出口,水佩、风裳和宋浩堂都颇有些怔愣,不知自家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对面坐着的“杨东”也明显一愣,只是他仍嘴硬,皱着眉头问:“小姐此言何意?”
沈西泠不再看他,口气倏尔淡漠了起来,道:“还请先生转告杨掌事,我是诚心与行会相交,若掌事贵人事忙,今日不见便罢。”
她清清冷冷地说完,对面坐的孔武男子遂变了脸色,低下头沉默了良久,又朝沈西泠抱了抱拳,口中言道:“……劳烦小姐稍等。”
他说完便起身带着两个家仆离开,沈西泠神情不变,仍坐在原位侧首上下打量着她这气派的酒楼,倒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水佩和风裳对视了一眼,都有些茫然,宋浩堂却看懂了,低声问沈西泠道:“方小姐,这杨东是假的?”
沈西泠回头看向宋浩堂淡淡一笑,说:“无妨,很快便换成真的了。”
94. 各自(2) 越是心中不平之时越要看起……
大约一炷香的工夫, 真正的杨掌事到了,方才假扮他的那个孔武男子跟在他身后,原是他的家奴。
真正的杨东并不那样高大,只是中等身量, 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 看上去甚为儒雅, 像个读书人。他一来便和气地向沈西泠致歉,落座后还夸赞她曰:“方小姐如此轻的年纪, 眼力竟如此好,实让杨某敬佩。”
沈西泠同他客气了几句, 又听他道:“实不相瞒, 杨某近些年身体有些不好, 已很少出来与人谈生意了,多是我这家奴代劳。他这差事办了有些年头了, 鲜少被人看破, 不知方小姐是如何看出来的?”
沈西泠闻言心下一笑。
依她看,这位杨掌事脸色红润气色甚好, 一副保养得宜的模样,实在看不出他身子有哪一处不爽利,想来这不过是被她看破后的推托之辞罢了。他又说近年已经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