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话已至此,定王今日要么血溅朝堂,以武力镇压下所有反抗和质疑,要么便只能落入桎梏,再难问鼎。既已不可能安稳上位,定王干脆放手一搏,他踢开飞来的瓷片,提起剑向李檀刺去,口中骂道:“贱妇敢尔!你的话如何信得,你自己不过是个与皇帝……”

李檀脸色一片苍白,闪过一抹绝望,她闪避不及,反迎了上去,以右肩生生接了剑势,血一下将太后礼服染红了,连脸上也溅了血。

一片混乱当中,有人大叫着“太后”,向那边扑去,只见李檀肩部贯穿,面色惨白,只有一抹血珠从脸庞滑下,凄厉非常,连眼睛里都被血珠浸染,一片血红。

可握着剑的定王,却停滞在了那里,然后缓缓往下滑,只有李檀能看见,他眼睛里的不可置信,和胸膛上深刺入底的金簪。

李檀唇微不可见地动着,也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你只知道哀家掌过上十二卫,却不知道锦衣卫中训练的密法,都是哀家亲手编的。哀家的弱势、闪避和退让,不过都是为了让你死得更顺理成章罢了。”然后欣赏了一瞬定王睁大的眼中凝固了的那些疯狂与不甘。

接着李檀抬首,一副濒死的模样说道:“救驾!”随即半昏迷了过去。

此前守在殿上的侍卫见到定王心口插了金簪,眼见无法动弹了,明显失了方寸,而此时不知又从何处涌出许多锦衣卫来,两方混战,一方群龙失首,逐渐落了下风。

不过转瞬之间,本已经要问鼎帝位的定王成了里通外国、卑鄙无耻的野种,而误国失权的太后,又重新站到了最高处,只是深受重伤,生死不知。

看着逐渐清晰下来的局势,不少朝臣感叹着苍天有眼,定王被揭穿后恼羞成怒欲加害太后,却在激愤失智之下被太后反刺,当真是天理报应!

只有一些人暗暗交换着眼神,太后那番话所含意味实在惊人,断不是几日之功便能搜罗来的消息,且这锦衣卫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定王行迹败露后才出现,这里面,哪是如此简单……

可无论如何,如今看来便确实是定王意图篡位,逼迫群臣在先,且因太后揭露便恼羞成怒欲杀人灭口在后,便是当下没拿出实证,也足以让人信服。

今日之后,这场风波只会以定王篡位未果、身世成疑、欲镇杀太后和群臣却在反抗中意外被刺的说法结束。

这一局,李檀以命为注,终于危难中险胜。

*

金砖,并非金子做的,而是其造价堪比黄金,故宫的太和殿等地都有使用,外表类似大理石砖地。

李檀的口谕参考的是慈禧太后当年召宣统皇帝进宫继位的懿旨,现藏于伪满皇宫博物馆。

玖拾、爱别离

定王完了,可事态也没有好一些。

太后伤重,短暂清醒过几次又陷入昏迷,据说只剩一口气了。不少人暗地里想着,若是太后真死了,那定王的罪便是切切实实再也翻不了一丝波澜了,换在平日这倒是个好时机,只是现在.......

皇帝出征在外生死不明,与皇帝的同辈的皇子也几乎?在先帝时便被戕害,只剩下个和皇帝同年、稍晚出生的行六的宁王,可宁王出生时便有轻微足疾,不良于行,若是要担大任,怕是有些说不过去。这时候太后倒下,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了。

这时候,却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福王冒了出来,他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弟弟,算起来是皇帝正儿八经的皇叔,历经两朝岿然不倒,从来乐呵呵的、不问政事,这次却是受了病榻上挣扎的太后所托,暂理朝政,以待帝归。

他辈分高,名声又一向不错,上有太后托付,下有不少朝臣支持,倒暂时将局面稳定了下来。定王意图篡位时,不少人现了原型,那日太师虽还未跪,可神色顺从、脊背也低了下来,表现暧昧。因此如今虽为稳朝局还未清算,可也失0了势,自有新人上位,又是一番新格局了。

外面暗流涌动、勾心斗角,太后久久未醒,私下里人人都在猜测李檀是否真熬不过去了,却无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