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利的斥责,狰狞的面容,莫名其妙的恶意。

陈侧柏对此毫不陌生。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撞见年轻人这样的人。

他们受认知所限,只相信“眼见为实”,并不知道即使是亲眼所见,也有可能造假。

比如,神经阻断药这件事。

公司占据舆论高地的手段,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还要迂回和复杂。

先是大肆购买通稿,吹嘘他的智力、学历和科研水平,称他为“底层人民的希望”,等人们对这样的吹嘘生出逆反心理,再让几个账号去“揭秘”他的真面目。

从冷漠、不苟言笑、毫无人情味,到他不愿意量产神经阻断药的真相。

将舆论引向他们最乐意看到的方向。

不过,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段,只能针对文化不高的底层人群。

他的同僚只觉得无聊。

但就是底层人群最容易被煽动。

几年前,神经阻断药刚被研发出来时,为了给他施压,陈侧柏见过太多这样无知且愤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