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你们都别送了,我们回去了。”
送走大伯,陆家明看向陆瑾台:“大伯给的书一定是和部队有关的书,你们不怕泽泽看了后,喜欢上部队了,将来跑去当兵?”
陆瑾台拧眉:“当兵有什么不好?”
陆家明:“泽泽那么聪明,又喜欢读书,就往读书上使劲好了,当兵每天都要训练,你舍得他吃苦受罪?”
赵锦舒有些无语:“就是不当兵,跟着大伯待一段时间也能开开眼界,长长见识,顺便锻炼锻炼身体,学习也需要有个好身体,总不能真当个文弱书生,就是陆瑾台也会锻炼啊。”
陆泽初中后,有个同学家里都是军人,他就非常羡慕人家寒暑假都能跟着家人训练,打小身体强壮,篮球打得也好。
这辈子有这个机会,她自然提前为他考虑。
纪元容暗暗瞪向大儿子:“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自已吃不了一点苦,还担心孩子也吃不了苦,大言不惭地说让陆辉陆翔考大学,他们那成绩高中能考上就不错了,还考大学。通天的直道你不走,光想走弯路,让别人怎么说你们好?”
他们大伯说那话,已经很明显了,想培养三代子孙,一个一个拈轻怕重的,能成什么事?
陆怀远看着大儿子,不是不失望的,走学习的路子走不通,以他们的家世,两个孙子送到部队,未必不是一条出路,偏偏他一开口就把他们大伯得罪了,连锦舒都不如。
陆家明下意识看向陆瑾台,想让他出个主意,陆瑾台懒得搭理他,和父母打了招呼,拉着赵锦舒回房了。
陆家明看着他们的背影,抬头对上父母失望的眼神,隐隐有些后悔,两个孩子十多岁了,要不要进部队,总该问问他们意见的,他不该一口拒绝大伯的。
......
赵家村。×?
周末,赵家老二赵卫东一家四口回来了。
一到家,就看到家门口围满了人,他们推着自行车,硬是挤不进去。
他看向旁边同样挤不进去的大哥,皱眉问道:“这是做什么呢?”
赵宏泰脸上骄傲又无奈:“这不这周京都的信到了,村里这些人闻风就都过来了。”
赵卫东听的一头雾水:“京都来信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都跑来做什么?”
赵宏泰愣了下:“你不知道?”
“我知道啥?”赵卫东心里一突,他一家子虽然搬到镇上住了,可也是老赵家的儿子,怎么家里有事不通知他呢?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赵宏泰看他神情,想来是真不知道,心里嘀咕了句,不过还是说道:“咱们四妹写的故事登报了,那报社每周都会给家里寄一份报纸,咱们爹已经宣扬的全村都知道了,就是去镇上开会都带一份报纸,隔壁几个镇我估摸着也知道了,村里这些人算着报纸到了,就迫不及待来家门口守着。”
“怎么可能?”
这句话不是赵卫东的,而是他媳妇张盼晴的,她走过来,看向赵宏泰:“骗人的吧?”
赵宏泰还没开口,旁边过来等读报纸的大娘,就冷着脸看她:“啥骗人?看个报,还能骗啥?话又说回来,就是骗,我们这么些人还能都被骗了?三十多的人了,说话没个把门......”
旁人一群人也都冷着脸看她。
张盼晴脸色有些不好,她是这个意思吗?
和她说不清楚,只是道:“......这不是,这不是锦舒从没写过故事,原先没看出来嘛!”
那大娘没好气,心道怪不得都说赵卫东两口子不行,果真不行,她说:“你要是能看出来,你也能写故事了。”
村里现在赵锦舒的粉丝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但凡哪个说赵锦舒不好的,说不定就会被她哪个粉丝喷了。
张盼晴一开口,可算惹了众怒了。
赵卫东推推她,让她别说了。
张盼晴也觉得自已有理数不清,看一眼那大娘以及众人,算了,她跟他们计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