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河:“像不像你的牛马,随时随地就能做事。”

温楹想笑,抬手就要打他。

姜河扣住她手腕,哑声道:“还是叫吧,我喜欢听你的声音。”

.

第二天早上姜河就去找黄氏。

温楹在房里瞎着急,怕姜河说话不好听,又怕黄氏不同意,提脚就要出门,自己去找黄氏。

刚出门就看到姜河开门出来,她忙走过去,道:“阿娘怎么说?”

姜河笑她:“我昨晚都跟你说了,怎么不信我?”

温楹高兴地拉着姜河的手:“阿娘同意了?”

姜河捏了温楹的鼻子:“瞧把你高兴的,嫁给我都没见你这么高兴。”

温楹:“二郎又说笑,这事不一样。”

姜河走到马棚边,解了马绳,道:“我去衙门了。”

温楹麻利进屋给他拿刀,将刀递给他,又左右看了一看,踮起脚尖,在姜河脸上轻轻一碰。

“夫君早些归家。”

说完就跑进屋了。

姜河摸了摸脸,又看着那个灵动的身影,心里美得冒泡。

马儿哼了哼鼻声,大早上吃了一顿酸的。

人一有喜事,整个人都显得特别精神,就说温楹三更还没睡,五更就醒了。

这会儿围着围裙,嘴里哼着小曲,在厨房忙着五人的朝食,一点也不觉得累,

柳絮是第一次见温楹这么兴奋,觉得好奇:“阿楹这是有什么喜事吗?”

温楹笑道:“等会儿再告诉大嫂。”

柳絮笑着摇头,看她熬粥又烙饼,也上手帮忙。

一顿忙活,桌上已经坐了人。

温楹先给黄氏盛了碗小米粥:“阿娘先吃一碗养胃。”

黄氏脸色不太好,但也领情,一大早姜河说了一大通,说什么想让她歇着,不想她太累了,又拿她这次病说事。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她好,不是惦记她的铺子,往后每个月给她五钱零用,另外吃喝穿都不用她操心。

这臭小子明明就是想哄他娘子开心,才把铺子给温楹,却给她戴高帽,她能歇吗?

卖甜汤是卖,卖面食不是卖,她能不帮忙吗?

黄氏吃了口小米粥,顺了下早上的气,才道:“你要开这面馆可是想好了?”

这话一出,姜杏儿先炸了起来:“二嫂是你要开面馆吗?”

温楹点头。

姜杏儿乐道:“开面馆好呀!以后就能天天吃面食了。”

黄氏骂道:“你就惦记着吃。”

姜杏儿高兴,也不反驳,她就是爱吃怎么了?有错吗?谁愿意天天吃甜汤,她都吃四五年了,打嗝都是甜汤的味,再吃下去她成甜汤了。

柳絮问道:“弟妹想说就是这事?”

温楹:“大嫂觉得如何?”

柳絮:“好是好,只是要做面食,肯定要花不少钱,我……”

温楹:“不用阿娘和大嫂出钱,我打算用我的嫁妆。”

柳絮皱着眉,这嫁妆是女子底气,哪能随便就用了,还用到这上面来,不过她没资格说温楹怎么用嫁妆,至少她还有嫁妆可用。

黄氏盘算片刻问:“这大概要花多少钱?”

她其实想问温楹有多少钱,只是这样问不大好,又想赵秀月是她小姨,又对她好,当初的聘礼应该做了嫁妆,在添上几两,也算是厚道人了。

温楹道:“二郎给的二十九两九的聘金,小姨给了二十九两九,这些都没花,我们只是小本生意,应该是够的。”

至于姜河给她的,还剩三十两,她不想说,留些底。

黄氏内心直呼好家伙,赵家小姨真大方,赵家真有钱,至少比他们姜家有钱的多。

柳絮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人比人气死人,看看别人的亲人,再想想自己的亲人,更怄气了。

只有姜杏儿抓住了关键:“二嫂如果我二哥给四十两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