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一边收拾灶台,一边与温楹说道:“阿娘有时候就是口直心快,弟妹不要介意。”

温楹摇头,她要是介意就不会嫁给姜河了,姜家人在她面前是缄口不谈姜河坐牢的事,应该是怕她介意。

温楹撇下这事不想,问:“大嫂可觉得累。”

柳氏:“累但高兴。”

温楹沉思片刻说道:“我想买一个丫鬟,大嫂以为如何?”

柳氏皱眉:“怎么突然想买丫鬟,我虽然是累但也可以干,而且豆苗豆芽慢慢大了也可以帮忙。”

温楹:“这事我早想了,现在面馆生意稳定了,钱也有了,买个丫鬟可以分担家里的活,像今日我们都在厨房忙着,阿娘那就差点出了乱子。”

“一次两次食客可以见谅,多了不好,影响生意。”

“再就是我想让豆苗和豆芽去上学堂,上次豆苗让我教她识字,我也没时间,不好失信与她。”

柳絮笑道:“她一个孩子你不用跟她计较这些。”

温楹:“我为长,她为幼,更要有诚信。人无信,则不立。”

柳氏感动温楹对女儿的好:“弟妹,我……这一年束脩要不少钱,阿娘和二郎那里……,学堂都是男子,她们总归要出嫁的。”

别说女子读书了,她娘家兄弟也没读两年书。

温楹说:“家里现在有钱,供得起豆苗和豆芽。女子出嫁又如何?她们永远姓姜,是姜家的血脉,是你和大哥的孩子。”

“即便学不出什么名堂也无妨,识几个字,明是非就行。”

“若是将来能做个女夫子,不用靠男人就能立足于世间,那最好。”

柳氏感动,她也想女儿能识字,做女夫子什么的她没敢想,像弟妹一样能识字,能有自己主意就好。

晚食,温楹说起买丫鬟的事,姜杏儿最高兴,说买一个洗碗的。

黄氏不同意,她能干,哪里用得着买丫鬟。再说买一个丫鬟要花多少钱?还要给她吃给她喝给她住,这哪样不花钱。

温楹:“杏儿到了该议亲的年纪了。”

姜杏儿倒没想嫁人,家里才过上好日子,她才吃几天好的,她才不嫁人,再说二嫂也是十八岁才嫁给二哥的,她也等到十八岁再嫁人也不迟。

温楹:“杏儿天天洗碗,这手都糙了,该养养,阿娘也该给她备好嫁妆,媒婆上门,定亲礼,这些事多着。”

温楹可见过小姨给她备东西,一样样买,这个要那个不能少了,事情琐碎,家里要是没那个能力,买不了就算了,如今好起来了,该有的还是要有。

听说那些个千金小姐,自出生就开始备嫁妆,她们肯定比不上,不过准备几个月也是好的。

姜河赞同:“阿娘年纪大了,也该享享福,招呼客人的事就交给丫鬟。”

黄氏:“不行,我不放心,再说丫鬟哪有我尽心。”

柳氏道:“阿娘到时候管着她,她哪敢不尽心。”

黄氏:“你也同意?”

柳氏:“我觉得弟妹说得有道理,面馆虽小,但也不轻松,每天光揉面,我和阿楹手都快揉废了。”

“买一个丫鬟可以帮忙干活,没事的时候还可以伺候伺候您。”

被人伺候?

像那些官太太、富太太?

黄氏从未想过这样的事,也不知道她们被人伺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她这种命也能被人伺候?越想命越好,继子如亲子,儿媳如女儿。

想想还有些说不出的高兴:“买一个丫鬟要多少钱?”

第 70章 决定

姜河道:“一般的八九两,好些的十几二十两。”

黄氏急道:“买八九两的就行,到时候我去挑,能不能干活,会不会干活,我一看就知道。”

姜河点头。

黄氏同意,这事便定下来。

今天包铜钱的饺子还剩两个。

温楹放在姜豆苗和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