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琴琴忧心忡忡,她总觉得这是虞月婵的手笔,可夏显贵去打探时没见到虞月婵,也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爸,咱们去对面凑凑热闹吧,我想看看他们家的菜品怎么样。”

“不行,不能去。”夏显贵抢先道,“就算去,也不能今天去,这是在给他们增加人气,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可不是聪明人该有的举动。”

虞广仁也表示赞成,“是的,今天不能去给他们送钱,改天吧!”

许琴琴白眼翻上天,一群蠢货,都什么时候了还要拿着那些所谓的规矩说事!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到了中午饭点,德兴楼一个客人都没有,虞广仁只好派人去打探情况。

得知对面开业前三天有买一赠一的活动,虞广仁大笑,“这是黔驴技穷,强弩之末。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对于虞广仁这个思想陈旧传统甚至有点迷信的生意人来说,做生意最讲究风水,每天的第一笔生意最重要,开业第一天更重要。

对面还没开始赚钱就往外送,这不是找死吗?

许琴琴快急死了,这样的营销方式在后世很常见,为的正是迅速打开知名度,让顾客所熟知。

简单粗暴却很有用。

虞广仁倒是好,还停留在陈旧的思想中出不来。

她越发确定,对面店背后的老板是虞月婵。

耐着性子给虞广仁介绍,“爸,人家说的买一赠一,指的是消费满了多少就能得到相应金额的代金券,下次拿着代金券来吃饭。但实际上,开业第一天能赚的钱一点都不少。”

虞广仁道:“那也是赔钱了,各项物品都有成本的,他们敢半价,还不得赔死!”

“这可不一定,万一人家有其他进货渠道呢?”许琴琴怀疑虞月婵有空间,并且空间里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

不然,在这个年代,没人敢这么造。

奈何她没法跟虞广仁直说,这太难解释了,并且很难取证这些,许琴琴解释不清就算了,说多了还有可能被人当做神经病抓起来。

叭叭了半天叭叭不清楚,她只好挑明,“那家店是虞月婵开的,咱们再不抓紧想办法应对,德兴楼会败在她手里的。”

“那个冒牌货,她哪来这么大能耐?不可能!”虞广仁大手一挥否认了这个可能。

差点把许琴琴气个半死。

许琴琴也想彻底摆烂,爱怎样怎样,转念想想,她才是书里的女主,怎么可以输给虞月婵这个女配?

她开始用她上辈子在饭店上班的经验回击,试图力挽狂澜,抓住机遇在所有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现实面前,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一来,虞广仁思想保守,不接受她的建议,她做事束手束脚;

二来,虞月婵不需要考虑成本压力,活动力度大加上菜品味道独特赢得了市场,很快获得了一批忠实顾客,势不可挡。

许琴琴以自己一人的能力,根本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她感到了深深地无力感。

相对于这边,对面的月满楼生意爆火,虞月婵将空间里的物资转移成利润,开店三天营业额达到了一万多。

也就是,这家店帮她用三天的时间成为了万元户。

眼看一切进入了正轨,虞月婵准备先将粮油店的事搞定,然后回乡下老家,那里还有好多事需要处理呢。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郑成龙告诉虞月婵,找到新的铺面了。

虞月婵对这铺面的面积格局和路段等各项情况都十分满意。

美中不足的是,这是霍家的产业。

第54章 她的系统升级利器

话说,虞月婵是先去店里考察了一圈,对里面十分满意,商定签合同租房。

签字时,才得知这房子是霍家的。

当霍凡墨出现,虞月婵感觉小脑都要萎缩了。

这货是一名画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