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东宫不能没有女主人,而且,太子是未来的帝王,必须要广纳后宫,繁衍皇嗣,这才能确保大魏江山千秋万代。
这是不容逃避的事。
皇帝昨晚去看了斯年,觉得这孩子确实很可怜,生病了没有娘在身边照顾,卢良媛也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被斯年称一声母亲。
所以,这一次太傅提出要册立太子妃,他也同意了。
朝上商议了太子妃的人选,卢太傅没再发表意见。
但是,他的门生纷纷说卢良媛出身钟鼎世家,自幼庭训森严,琴棋书画精通不说,性情更是温婉贤淑,是太子妃的最好人选。
皇帝对卢良媛也没有意见,毕竟是太傅的孙女,性情也确实不错,只是也有一点不满意的,那就是她进门这么久,都没能和斯年亲如母子。
可见她做的还不够。
所以,他没当场下旨,只说回去和皇太后斟酌斟酌。
第0131章 赞成立太子妃
卢太傅在底下听着,有些失望,不过他陪伴了帝王多年,深知帝王此刻心里想什么,顾忌什么。
他出列道:“卢良媛性情过于隐忍和心慈手软,或不是太子妃的合适人选。”
他这个当祖父的当殿否定卢良媛,皇帝不禁问道:“为何这么说呢?”
卢太傅道叹气,道:“皇上,前两天因为皇孙的一些事情,良媛得罪了冷大夫,被冷大夫扇了几个耳光,良媛受辱,却不愿追究,问其原因,说是皇孙的病如今只有冷大夫能治,她若问罪追究,怕耽误皇孙病情,宁可忍下了这份屈辱。”
他再叹了一口气,“且良媛到底不是东宫的主母,更不是皇孙的母亲,皇孙心里一直念着他的生母,十分排斥良媛接近,更受下人唆摆,对良媛口出恶言,这自然不是皇孙的过错,是东宫毫无规矩可言,良媛想管,也管不了啊。”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纷纷大怒痛斥冷随安,仗着医术高明,觉得除她便无人能治皇孙的病,竟然连太子良媛都敢掌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
而且,皇孙总是这么念着冷潇也不是办法,冷潇是弑父,违背人伦,罪恶滔天,若皇孙不忘记冷潇,只怕日后性情也会变得如冷潇那么恶毒。
当即你一言,我一语,阐述册立太子妃的重要性,请皇上下旨。
皇帝闻言,也十分震怒,这冷随安实在是愈发放肆了,真以为斯年没了她不成吗?
他对卢良媛改观了不少,虽然斯年不喜欢她,但她为了保护斯年,为了让他得到医治,竟宁可忍受屈辱,被一个大夫掌掴也不追究,这份善良和爱斯年的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卢太傅点到即止,任由朝臣议论,自己则一言不发了。
他跟在皇帝身边多年,察言观色,知道皇上心里已经开始倾向于良媛了。
但他也暗暗着急,因为这事今日定不下来,明日就会有变数。
所以,他还是忍不住对心腹大臣打了一个眼色,让他们再逼一下皇上。
可偏偏,这一记眼神落在了皇帝的眼中。
舆论偏向卢良媛,这确实也会促使他对卢良媛有好感,也觉得她是合适的人选。
但是,这一记带有强烈目的性的眼神,却让皇帝迅速冷静下来。
冷随安虽然放肆,但是无缘无故掌掴良媛是不大可能的,毕竟她带着儿子在身边,而且,她实在没必要得罪良媛。
昨晚去看斯年,这么晚她还守在斯年的身边,证明她对斯年是上心的。
就算她是为了赏赐或者名声,急于治好斯年,也没有不要跟良媛过不去。
而且,良媛就算性情再敦厚,也是世家出身,千金娇贵,被一个大夫掌掴几巴掌也没有生气,说是为了不耽误斯年的治疗,但要惩治冷随安,有大把的法子。
不必这么委曲求全。
而且,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太傅连同朝臣上奏,要册立太子妃,前后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只怕不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