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摇了摇头:“不可能。我外婆还在国内。这次交换生我会选择过来,是因为时间总计只有四个月,我外婆这段时间在我舅舅家里。”
叶一超略略思索,又问:“你来美国的钱,是你舅舅给的?”
“是的。”
他曾经在医院里见过唐宓的舅舅,他还给了叶妈妈一张名片。当时叶妈妈没仔细看,等回家后掏出名片片,大大地吃了一惊 他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唐宓的舅舅身份卓然。
发现话题始终在自己身上打转,唐宓决定主动出击转移话题,问起了叶一超近来的研究情况。叶一超有绝佳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加上现在的导师也是数学界的大牛,进步水平相当惊人,他的研究范畴唐宓终于听不太懂了。
在唐宓问出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之后,两人大眼对小眼对视了三秒钟,唐宓率先别开了视线。
昨天和罗志维交流的时候,她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和专业的数学系研究生的差距,此刻这种差距感更为清晰数学到了高端阶段,数学分支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理论也抽象。拓扑领域的数学家们都很难看懂群论的论文,更何况她一个学金融经济的试图去了解当今数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
叶一超慢慢地呼出一口气。
“很可惜。”他说,“你那么有天赋。”
“但是毕竟我不学数学。”
研究数学这回事,和一场漫长的爬山比赛一样,越接近山顶的时候,越会觉得天赋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到了这等程度,努力已经不是最关键的,因为你身边的每个人都非常努力,考验某个人最后能能否攀到山顶的关键因素,就是看那从娘胎里带来的脑细胞。
“俱乐部的其他人怎么样?”
她问起了欧几里得俱乐部的同学们。这么多年在一间办公室的奋斗情谊不是假的,叶一超对他们现在的去向比较了解,大概介绍了一下,从数学转出去好几个,剩下的都在往自己的方向发展。
纯数学领域就那么窄,容不下多少人。学数学的就三条路,一个是当老师,一个是换专业,还有一个就是抱着纯数学啃到老死。当然,最后一条路不但需要毅力,还需要天赋。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唐宓认为都是值得钦佩的。
甜点送上来的时候,叶一超还是把话题绕回了唐宓身上:“你怎么想到来彼士顿的”
“李知行来找罗志维谈一些事情,又恰好因为我跟罗志维比较熟悉,所以他叫上了我”
“李知行是为了数据分析的算法的事来找罗志维的?”
“算是吧……”唐宓一愣,“你知道这事儿?”
上半年的时候,他跟我打过电话,问我在数学界哪些人对计算机算法有研究。我估计应该是这事情。
事实证明,叶一超只要愿意,也是可以变得很敏锐。
“是这样。”唐宓点头。
“罗志维在代数领域确实很出色。”叶一超难得点评了一句,又转开了话题,“也就是说,你这个假期没其他安排了?”
虽然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但唐苾依稀觉得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她想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得点了点头。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在东岸逛一逛。”
唐宓睁大眼睛。叶一超是那种非常宅的人,能在家里是绝不愿意出门的这次他能来波上顿已经比较难得,现在却提议两个人开车去东岸玩?看来在美国的一年多,叶一超也改变了许多。
在唐宓惊讶的视线中,叶一超进一步细化了自己刚刚的提案:“几年前我说过,要开车带你出去玩,现在恰好有机会了,从波士顿开车去纽约,只要三四个小时,我们现在过去,可以过两天再回波士顿,至于住的地方,美国的旅馆很多,路上也可以订。”
唐宓终于回过神来,摇头拒绝了这个提案:“虽然我没有安排,但我不能随意离开的。”
叶一超的嘴角明显压了压,背也挺直了,脸上再次没了表情,宛如刚刚在郗羽学姐家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