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在宾馆的餐厅里吃了顿饭,还算是其乐融融。
唐卫东这几年在南方分公司打天下,美洲非洲全世界跑,成绩不错,前阵子才接任了宁海的公司,暂时可以不用外出了。他去的国家多,有全球各地区最直观的一手资料,唐宓学金融学,又经过这一两个月的恶补,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变化也很有兴趣,和唐卫东这一通交流,收获匪浅。
听到唐宓已经拿到了实习生职位,唐卫东赞许有加,提醒她工作之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搞好同事关系等。
到最后,唐卫东问了儿子什么时候去美国,并且表示“到时候去机场送他”,这个承诺让唐明朗非常高兴。
唐宓听得认真,可目光落在舅舅瘦削的脸颊上,还是有些不好的预感,于是这顿饭也不太吃得下去。
唐卫东是来京开会的,事情不算少,吃饭过程中,他曾经有一次离席接电话。
唐宓问自己表弟:“你没发现?舅舅现在瘦得很厉害?”
唐明朗却很吃惊:“是吗?还好吧。”
他一贯粗枝大叶,看来真没注意父亲的异常。
唐宓没有和唐明朗深谈下去。她认为这事儿有些不好处理,自己作为后辈,说出的话舅舅几乎不会听,而他也离婚了,没人管。
唯一的办法就是外婆了。
期末考试之后,在国投的正式实习期开始之前,有那么几天的休息时间,唐宓抓紧时回了趟家看望外婆。她能预料到自己一旦开始实习就完全没时间顾及其他事情。
她告诉了外婆舅舅的状况, 自己母亲的话,舅舅应该还是能听进去几分。
假期是四天,但在唐家村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两天。唐宓左思右想,还是把自己隐忧告诉了外婆。
外婆听罢沉默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对不在身边的儿子,约束力实在有限。
唐宓给舅舅打了个电话,然后把手机交给外婆。
外婆和自己的儿子可谈的不多,无非也和其他老人一样,劝儿子注意身体,不要生病等。
唐卫东在电话那头说:“妈,你不要担心,我很好。”
电话没有监控能力,唐卫东是不是真的“很好”,只有天知道。
外婆放下电话,看了孙女一眼。
“你舅舅和你一样,有什么从来不说的。”
唐宓一声不吭。她知道外婆说得对,为了避免家里的外婆担忧,她都是报喜不报忧。
学业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窘,都是绝不可能在电话里提起的。
真开始“报忧”的时候,那通常是到了相当糟糕的境地了。
|第六章|居然是癌症
六月下旬开始,唐宓开始正式实习。第一个星期的实习内容主要是介绍公司的概况,各个部门、公司政策以及一些技术性内容的培训,比如软件使用、规章制度的熟悉。培训期结束后,就是正式的朝九晚五工作。
国投地处市中心地段最核心的金融中心,和大学的距离不算近,好在有地铁直达。唐宓每天早上七点要出门坐地铁赶往金融中心,晚上九点后才能回到学校。
唐宓进的国投的投资政策部,部门的正式员工中牛人如云,随便拎某人的履历出来,至少都是世界名校的硕士学位以上。政策部共招收了三个实习生,只有她是唯一的本科生。
实习生不仅仅是国内的学生,世界各地名校的都有,每个人的履历都很闪亮,这番衬托下,她这个本科生就成了整个大办公室学历的最底层。
这种环境非常考验人的情商和跟人打交道的技术。每个实习生都有一位导师指导,唐宓的导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分析员,叫焦敏,哈佛的PHD,目前尚且单身。
唐宓本来就有人群接触障碍,不善于跟人打交道,不会像其他实习生一样讨好自己的导师,其他实习生都在讨论如何讨好导师的时候,只有她一点感想都没有,只能努力露出个笑。
这是李知行告诉她的,牢记自己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