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姜红烛没搭理她,继续说自己的:“那些进去闭关的人,会把自己的设想和进行的实验记录下来,当然了?,南方的山地?潮湿,写?在?纸上的,早就?朽烂了?,能?被我看到的,都是刻在石壁上的。”

那?些所谓的实?验,包括如何以药物改善身体机能、看见别人的“石胎”,如何提防掠食者,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大小石补等等。

在?其中一个?蝉洞里,姜红烛看到了一个多人、长年、反复进行着的大实?验。

同石,又称共石。

肖芥子和陈琮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李二钻?”

姜红烛神色漠然:“是,近几十年,我只听说过这一例。听说这夫妻俩偏学术,搁着古代,怕也是魇神庙的常客。他?们夫妻共石,该不会以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例吧?呵,都是前人玩剩下的。”

陈琮不解:“但是共石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想验证一下能?不能?两个?人共养一块石头?”

姜红烛瞥了?他?一眼?,语带讽刺:“前人可没这么无聊。共石,两个?人在?入梦之后进入同一块石头,他?们想验证的是,醒来之后,能?不能?设法互换皮囊。”

肖芥子短促地?“啊”了?一声。

明白了?。

一个?人养一块石头,一对一,进出有唯一的路径。

两个?人共石,二对一,理论上,苏醒的时候,A走A路,B走B道,各回各的“皮囊”,但如果AB道互换呢?

前人玩得也是够花的,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他?们是“异想天开”,还是“极具探求精神”。

陈琮急于知道结果:“那?他?们反复进行这个?实?验,有成功过吗?”

姜红烛话里有话:“看留下的记录,是有的。”

肖芥子脑子里灵光一闪,激动到说话都打磕绊了?:“李二钻夫妻共石,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李二钻怪……怪里怪气的,会不会其实?他?不是李二钻,是……沈晶?”

陈琮也差不多有概念了?:“那?我爷爷,是不是跟人共石了??然后互换了?皮囊,所以才留下那?么多奇怪的信息?”

姜红烛泼两人冷水:“我还没说完呢。”

看留下的记录,互换皮囊这事,是有成功的。但问题是,一个?实?验,如果已经被验证成功了?,有什么必要长年反复进行呢?

姜红烛进出不同的蝉洞,摸索、辨别尽可能?多的信息,收集到一些线索。

她说:“这种互换,后来被发现,无一例外,都出问题了?,要么死,要么疯,没有善终的。”

肖芥子头皮发麻,又想到李二钻夫妻了?:对上了?,这俩确实?是一死一疯。

她小心翼翼发问:“为什么啊?找出原因了?吗?”

姜红烛摇头:“没有,也不可能?找出原因。蝉洞里留下的,只有各种推测,没有最终结论。”

这太奇怪了?,陈琮不明白:“为什么不可能?找出原因?”

姜红烛回答:“因为你怎么去证明,当初的互换是纯粹的互换呢?”

陈琮被搞糊涂了?:“什么叫‘纯粹’的互换?难道还有‘不纯粹’的?”

姜红烛轻蔑一笑?。

“人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之一,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中。尤其是意念,如野马脱缰,瞬息万变。”

“你们都上过学,总做过化学实?验吧?实?验过程中,环境或者是反应剂剂量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大相径庭。”

“入石这种事,可以看作是一种实?验。一个?人养一块石头,是最简单的那?种:每晚入石,第?二天苏醒,这一晚,他?与石内的环境发生交互反应,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t?比如元气满满、精神抖擞这种变化,可以视作实?验结果。”

听到“与石内的环境发生交互反应”,肖芥子突然想起李二钻发疯时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