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2)

一是,黑白色在不断变浅, 像自动调整透明度,第一天是实色,第二天略略透明, 第三天透的程度更?深,反正,一天比一天更?透明。

假以时日,最后无限趋近于纯透明,黑白色不就不存在了吗?

二是, 和黑白色的变化反着来、此消彼长,现实世界像是入侵石中, 由模糊而至逐渐清晰。

这个现实世界,指的是入睡时的身周环境。

比如前?两天,是阿喀察的那处小院破屋,推门出?来,眼前?一片黑魆魆的草场。

而今天,是“福临门”小旅馆的房间,虽然屋内也黑,但窗帘布薄,借着夜光,能隐约看?到各处陈设布置,比如床头那个红布包罩的联石“苹果?”,再比如姜红烛盖着被子熟睡时、靠近枕头处隆起的半截人形。

持续这样变下去,最终,石中的梦境就和现实一模一样了吧。

难怪庄子一觉醒来,分?不清究竟是庄子梦蝶还是蝶梦庄子,两边世界一模一样,长此以往,人很容易陷入意识错乱、认知混沌。

肖芥子想起自己很久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具体?细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主人公也有类似的困扰,睁眼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要借助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来提醒自己。

好?在,她目前?还是能分?清的,因为她身周五步之内,必有一只?小蜘蛛。

有时候很明显,比如悬在不远处一根高处挂下的颤颤蛛丝上;有时候灯下黑,偶然抬手,才发现它静静伏在手背上;有时候要仔仔细细、犄角旮旯处费心找一番,反正它必在。

还有,灯光打下,她是没影子的,但小蜘蛛有。也就是说,在这儿,小蜘蛛是物质实体?,而她,说不清道不明,说物质有些反物质,说精神又不纯精神,总之难以解释。

肖芥子裹着外套打开门,穿过幽暗的走廊下楼,开始时步子很轻,唯恐吵醒老板,后来反应过来,这是她的石里世界,旅馆老板什?么的,连NPC都?不算,跟美术置景差不多,她小心个什?么劲儿啊。

于是飞跑着下楼,打开旅馆大门。

截至目前?,石头的颜色已经相当浅了,远处天边,分?不清黑白,只?能依稀看?出?,下半截的天要比上半截深些。

深浅分?界处,依稀有条盘动的蛇影,乍看?之下,像细瘦的蚯蚓。

那是姜红烛吧,就在“门外”,但她随时可以进来,毕竟是掠食者,属性特殊,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壁垒,对于掠食者来说,可以轻易逾越。

肖芥子继续往外走。

旅馆门口停着她的小长安车,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一盆发蔫的蝴蝶兰,入住时,她忘记拿进房间了。

她绕过车子,拐上来时的路道,和之前?一样,走了一段左右,浓雾拦路,团团滚滚。

姜红烛对此的解释是,石里梦境,取决于你睡前?的记忆和视域。

比如“福临门”小旅馆,她记得门前?的路道、如何上楼、进屋、上天台,那么这些所有,都?可以在梦境中如实呈现。

但路道外是什?么,因为来的时候开车,匆匆而过,她不记得记不真?切的缺失部?分?,在梦里,就是团雾弥漫。

前?两天在阿喀察也是一样,梦里,她可以在小院里乱走,兴起时爬墙上屋顶也随意,但进入草场之后,走着走着,就全?是雾了。

也挺有意思的,且很合理:她是过客,对周遭当然不熟,但如果?是长期住客,熟悉周边的每一栋房、每一棵树,那应该要走很久,才会遇到雾吧。

穿过浓雾会怎么样呢?

她和姜红烛讨论过这事,姜红烛那意思是,梦里世界跟真?实世界一样大。

一个人再喜欢旅行、去过再多地方,记得的部?分?也有限,而这“记得的部?分?”,就是浓雾中解锁的部分:比如你家住上海,工作在北京,闲时喜欢去厦门看?海,那在梦中,上海、北京和厦门临海的若干区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