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他的消息才过来。

“我可以买吗?”

郑千玉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毕竟看对方的表现,他仿佛是个和艺术无缘的人。

当然,这也只是郑千玉单方面的判断了。

“你也画画吗?”郑千玉问道。

“嗯。”

“哦……”听到这个,郑千玉提起了精神,他对同样是画画的人一向有亲近的好感,因为他们能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思想。

郑千玉以前很喜欢和朋友聊喜欢的画家,他们的生平经历,在怎样的境遇下画出什么作品。

现在,出于一些强烈但无用的自尊,郑千玉基本上不联系他们了。他换了手机和所有社交账号,现在只有家人和少数人能联系到他。

“很好啊。”郑千玉道,“不过你是学油画吗?我这些是油画颜料,我还有一些刮刀……”

等郑千玉把消息发出去,才发现自己忘记转成文字了。

他小小地倒吸了口气,点到自己发出去的语音消息,播放了一遍。

里面的郑千玉声音很轻快,像发生了什么好事一样。

郑千玉觉得,那语气听上去显得过于热情,过于殷勤。

他很少向别人坦露出类似的情绪,好像他不该快乐,要保持静默和消极,才符合当前的境遇。

算了。郑千玉心想。

反正他只是网友。

反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林静松收到郑千玉发来的语音消息。他点开来听,千玉的声音在耳机里仍然显得不真实,有种磨砂质感。

他的语气有些雀跃,但依旧显得平和,其中的关心让林静松不自觉莞尔。

可惜千玉很少发语音,这样的时刻并不多。

林静松很想多听他的声音,体察他更多的情绪。

反复播放几遍之后,林静松点开录屏键,把他的语音录了下来,存到一个单开的相册里。

因为服务器的问题,BYE的语音消息留存是有期限的,如果不存下来,消息很快就会过期。

做完这件事后,他回复千玉的消息:

“嗯,我是学油画的。”

林静松面不改色地打字,一边拿起平板,打开上面的软件,搜索“油画入门”。

郑千玉的消息恢复成文字:

“你上次说你是自由职业,原来你是画家吗?”

林静松斟酌了一下,觉得装这么大不现实,很快就会被看穿。他一边划动平板,浏览上面的画室,一边打字:

“不是,我是业余的,刚刚入门。”

郑千玉回复得很干脆:那我把颜料送给你吧,正好你需要。

林静松:不,要给你钱的。

郑千玉:放在我手头已经没用了。

郑千玉:何况你帮我这么多。

“我只是想那么做。”

林静松抿着嘴打字。他选好了几个画室,把它们点进收藏,准备今天联系老师。

这时,他收到同事发来的展览信息。对方问及林静松是否在BYE的展台参与互动,要收集照片信息订做工作证。

林静松认为到时候转转旁听即可,只要了通用的参展证。

同事告诉他到时候进场馆领取就好。于是林静松点开日历,把那一天的日程标注在上面。

他的日程标得很密集,每天都有一项叫做“千玉”的日程。这个事项具体要做什么,林静松没有什么严谨的计划,大概是每天联系,确认郑千玉就在离他很近的地方。

偶尔有几天,郑千玉迟到第二天才有反应,日程没有完成,就只能遗憾地留在那里了。

林静松写好日程,回到郑千玉的界面,准备再接再厉。

郑千玉最后没有拗过对方要付钱。他说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对方则很一板一眼地说:“你刚才说过,很贵。”

对于这个人,郑千玉有些哭笑不得。好像说话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