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名字,“我愿在那里葬身”是来源于沃特艾文儿的填词歌《干卿底事》里这样的两句:

我乐意在哪葬身

便在哪里葬身

……

就如你愿在哪片深海沉沦

愿在哪方天地尸骨无存

我当时听到这几句的时候想到佐助,或许也不仅佐助,很多人。当然了,论全篇的话其实并不与人物全贴,但感觉通篇都在说这样的话:

纵然万言如海我也绝不改变自己。有那种很漂亮的少年人的锋利感。

我觉得佐助就是这种不在意别人看法的少年啊。当然鸣人也是那种

我绝不要改变自己的少年,但是在我看来他并不如佐助“锋利”,鸣人光明正直,领袖般圣人般的包容,并且鸣人是那种会非常在意别人看法

的类型吧?“我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这一类的,乃至于他小时候被村人排挤,交不到朋友,他会默默失落伤心,会吵会哭,会落寞地坐在秋千上,也会在火影岩上涂鸦博得关注。乃至于后来拥有朋友、师长、同伴,这些人都会考虑他的想法,甚至于最后都会被他的想法打动,跟在他的身后为他的想法努力,非常有领袖感,鸣人从小到大都在非常努力地和世界建立联系,敦厚有责任,但同时锋利感这种事几乎就和他

绝缘了。

但佐助和他完全相反。

与鸣人相比,火影去描写佐助童年悲惨时笔墨就较少,但也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比方说南贺川渡口,很难说小佐助坐在那里看着水面是在想“啊爸爸妈妈死了我以后该怎么办会不会有人不爱我了”这种事,我感觉他更多在想“我血仇滔天,哪怕那个人是我哥哥我也一定要杀”吧?

很难看到佐助对木叶、木叶村民、周边环境的热爱留恋,乃至于他十三岁决定离开木叶去找大蛇丸,说走背个包就走了,连合照都不拿。

各路人马前劝说后阻拦,挡得住他离开的脚步吗?挡不住。而他离开说是去追寻力量,但追寻力量的背后是他和大蛇丸一个国际知名的恐怖分子,他和大蛇丸做的一个关乎性命的交易。大概他是这么想的,我有三年,三年后如果我不能比大蛇丸更强,那我也没法复仇,死就死了,

身体给他也没什么可说的。

特别狠,也特别凶。狠在他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决绝叛逃。

至于什么师长的劝说?不听。叛忍的名号?无所谓。朋友的挽留?太子太惨了哈哈哈。而凶在他去找大蛇丸追求力量,他是有干掉大蛇丸的心

的。当时的大蛇丸在他眼里大概强得像鬼一样,何况你看蛇叔对他大概不错,又辅导修炼又送神装还给喂胖了不少(不),但是他没有那种“我

把身体给你你帮我去复仇”的概念,他的概念是“我修炼得比你更强然后干掉你”,并且也真的那么做了。

之后说走就走,也没什么留恋的表现,并且不仅自己走了,还顺走了蛇叔珍贵的试验体三个。但你要说他招揽鹰小队的时候有多热诚也未必,整体态度非常冷淡,大概就是反正我这么强,我也给你放了,爱来不来,不来拉倒。

对比之下他对木叶还算挺有感情,毕竟之前还有所动摇,走之前还握着合照看了一会呢。

这大概就是戳我的那种锋利感了,目的非常明确,下手非常狠绝,没有任何事能牵绊我的脚步,故土不行,感情不行,威胁也不行,反正

啥也不行。中期杀团藏我不考虑故人如何看待我,后期说要当火影我不在意你们怎么想,并肩作战后立刻要杀五影,这也都跟你们的想法无关。

这也是魅力所在。

但这还有一层虐。虽然通篇来看这少年人做事这样狠绝,但佐助的底色其实是温柔善良的,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个人行为,驱动力都是仇恨。

我记得鸣佐的声优某一次访谈的时候有一次两个人聊到这个问题说鸣人其实是心疼佐助的,因为他明明是温柔的人,却不得不逼自己做这样的事。